根據 CNBC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資深財經主持人吉姆·克萊默(Jim Cramer)再次對加密貨幣的代表——比特幣(BTC)表達看法。他指出,儘管「喜歡比特幣」,但對其價格運作方式感到「高度懷疑」,質疑目前價格在 9 萬美元(約新台幣 288 萬元)上方長期盤整的合理性。
克萊默認為,「比特幣價格似乎被一種不透明的市場力量操縱」,特別提到「期貨衍生品、槓桿交易、結構化商品」以及「礦工的避險對沖策略」都可能影響短線行情。他形容目前的走勢彷彿「有某個秘密組織正在刻意撐價」,甚至說這讓人感覺「價格被困在 9 萬至 9 萬 2 千美元(約新台幣 288 至 294 萬元)區間」。
根據行情顯示,克萊默發表言論當時,比特幣曾短暫跌至 8 萬 9,800 美元(約新台幣 287 萬元),隨後又迅速反彈至 9 萬 1,500 美元(約新台幣 292 萬元)以上。這種在高點震盪時,快速出現回補買盤的模式,引發市場對其是否為「自然反彈」的疑問。克萊默便直言:「這不像是正常供需下的價格修復。」
這一番話也在社群中掀起「反向克萊默(Inverse Cramer)」的迷因討論——市場過去曾多次反其言而行,因此不少投資人認為,他的擔憂反而可能預示比特幣即將上漲。
此次爭議恰逢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DA)即將公布季度財報之際,加上市場預期該股波動可能間接影響加密資產走勢,讓外界對比特幣價格的穩定性產生更多疑慮。有觀察人士指出,若市場普遍認為價格遭到操控,可能會削弱投資人信心,甚至導致監管壓力升高。
克萊默最終補充,他認同比特幣的「技術基礎與價值主張」,但強調自己對「以比特幣為主體的衍生商品與投機工具」高度不信任。這表示他擔心的並非比特幣本身,而是整個市場價格結構的內部設計。
評論:克萊默的看法,從側面反映了目前加密市場日漸成熟過程中,仍舊存在的結構性挑戰。當價格走勢不再由單純供需決定,而是混合了高槓桿與對沖策略,投資人難免將目光從幣價本身,轉向其「交易結構」與「監管風險」。未來監管機構是否因此加強對加密衍生品的審視,將是市場關注焦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