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的最新發言,他針對巴郡控股(BRK.A)執行長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比特幣(BTC)視為「投機工具」的評論提出反駁,並進一步說明他支持比特幣的兩大明確理由。清崎強調,傳統資產並非絕對安全,而比特幣的「稀缺性」特質更具長期價值。
根據清崎近日於 X 平台(前稱 Twitter)上的貼文指出,巴菲特長期以來都將比特幣視為非投資級資產,認為其為單純的「投機品」。他表示,這番言論雖非首次提出,但目前依舊是資產配置中爭論不休的焦點。與此同時,巴郡控股目前已連續 12 個季度減持股票,轉而增持美國短期國債,預計執行長一職將於 2025 年底交棒給葛雷格·阿貝爾(Greg Abel)。
清崎提出他支持比特幣的第一個理由是:「傳統資產也可能崩盤。」他警告稱,股市已可能進入長期修正階段,房地產市場也可能出現劇烈的週期波動,而美國國債則可能因外資調整持倉而面臨趨勢逆轉。他提醒投資人,不應天真地認為此類資產始終是「避險首選」。
值得注意的是,巴郡控股本身的投資策略也出現顯著變動。目前該公司對美國短期國債(Treasury Bill)的持倉佔市場整體發行量約 5.6%,同時也積極調整其股票投資組合,包括加碼持有谷歌母公司 Alphabet(GOOGL),並減碼房屋建商 D.R. Horton(DHI) 等持股。
第二個清崎指出的投資比特幣理由則是其「發行數量固定」。他表示,不同於政府可以無限量印鈔,美國金融市場也可不斷創造新型衍生品,比特幣卻具備僅發行 2,100 萬枚的供應上限。這種受限而不可篡改的結構,讓比特幣更類似黃金與白銀等「稀缺性資產」,使其免受政府或央行政策的直接干預與操作。
清崎最後總結道:「投資的關鍵不是尋找唯一正解,而是看投資人如何面對風險。我選擇那些無法再被創造的新型資產,因此我選擇持有比特幣。」
此番言論正值比特幣價格再度成為全球媒體與投資圈聚焦議題之際,關鍵詞如「稀缺性」、「分散風險」、「傳統金融體系風險」再次浮上檯面,強化了比特幣在資產配置中長期需求的基礎。
來源:CoinDesk,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
關鍵詞:比特幣、羅勃特·清崎、傳統資產、稀缺性、分散風險、華倫·巴菲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