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總供應量達95%已被挖出,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但結構性限制因素顯示,外界所期待的「供給衝擊(supply shock)」短期內難以實現。
根據彭博(Bloomberg)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指出,比特幣的總發行量被限定為2,100萬枚,目前已有約1,995萬枚完成「挖礦」,剩餘的105萬枚將透過「減半機制(halving)」於未來百餘年間逐步釋出。該機制每四年將礦工所得的區塊獎勵減半,預計2028年區塊獎勵將縮減至1.56 BTC,到2032年將累積開採總量至97.5%,至2040年將達到99%。
由於剩餘產出愈發稀少,一部分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將為比特幣價格提供上漲動能。不過,市場早已在過去多年將「稀缺性」因素納入價格預期。根據鏈上數據分析,目前估計已有300至400萬枚比特幣因私鑰遺失等因素永久無法流通,意味著實際流通數量比帳面上更為緊縮。
此外,ETF資產管理公司與託管機構正大量吸收比特幣,選擇長期持有而非投入市場,加劇了流動性不足的情況。挖礦如今更多是用來維持區塊鏈網路運作與保障安全性,而非大規模增加供應。
評論:這標誌著比特幣市場正邁入「固定供給與需求壓力交織」的新階段。當95%發行量已經完成,新幣發行的影響力將逐漸降低,未來比特幣價格將更受需求變動的驅動,而非供給端的調整。這也凸顯了長期持有人與新進資金對市場走勢的關鍵作用。
關鍵詞:比特幣、挖礦、供給衝擊、減半機制、長期持有、ETF、區塊獎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