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彼得·希夫抨擊微策略(MSTR)比特幣(BTC)模式為詐欺行為 籲與塞勒公開辯論

彼得·希夫抨擊微策略(MSTR)比特幣(BTC)模式為詐欺行為 籲與塞勒公開辯論 / Tokenpost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著名「黃金派」投資人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公開批評微策略(MSTR)的比特幣(BTC)投資模式為「詐欺行為」,並主動提議與該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主席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進行公開辯論。希夫長年反對加密貨幣,並指出微策略近期透過優先股發行來加碼購買比特幣的策略,對投資人構成「高收入幻覺」。

希夫在社交平台 X 上發文指出,他希望與塞勒於 12 月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的幣安區塊鏈週(Binance Blockchain Week)公開辯論。他抨擊微策略的商業模式,認為該公司透過向收息型基金發行優先股的方式募資,「創造出一種穩定回報的錯覺」。他表示:「微策略的策略就是用高報酬作誘因,吸引資金投入優先股,但這些收益實際上不會如期支付。一旦基金經理們意識到這一點,很可能將資金拋售撤出。」

作為擁有最多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微策略在今年持續透過槓桿工具購入更多 BTC。根據公司披露,今年以來分階段購入超過上萬顆比特幣,並積極發行優先股資金作為購幣來源。然而,這種以槓桿擴張持幣部位的操作方式也引發市場擔憂,擔心連動現貨價格波動,將擴大企業風險曝險。

截至目前為止,塞勒尚未針對希夫的辯論邀請做出回應。不過,市場對微策略的長期比特幣策略已有諸多爭議。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在牛市期間積極加倉固然能帶來資本利得,但若市場逆轉,可能加劇財務壓力。

評論:彼得·希夫此次挑戰不僅反映出他對加密貨幣一貫的負面立場,也凸顯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世界在企業商業模型理解上的深層分歧。隨著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微策略這類「高槓桿、重資產」的持幣企業能否持續吸引投資人信任,或將成為未來市場觀察的重要指標。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