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okenPost 於 24 日的報導,比特幣(BTC)近期正從長期持有者手中快速流向短線投資人,進一步引發市場對於潛在「價格下跌」風險的關注。知名黃金投資人暨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指出,這一變化可能會提升比特幣的「流動性」,但同時也會增加下一波「拋售壓力」的強度。
希夫透過 X(前稱 Twitter)發文表示,「比特幣現在才真正進入所謂的『IPO時刻』」,指的是早期參與者正在利用市場充沛的流動性實現獲利出場。他將這些老牌投資人稱為「OG(原始持有者)」,並認為隨著這批資金撤出,代幣正逐步轉移到較為脆弱、容易因市場波動而拋售的「弱手」持有者手中。
他強調:「當大量比特幣從強手流向弱手,不僅市面上流通的幣量會增加,未來一旦市場反轉,下跌幅度也可能更加劇烈。」評論:希夫的觀點反映出市場對「投資信心」動搖的焦慮,也強調了長期信仰者出售後可能引發的連鎖效應。
此外,近期已有多項鏈上資料顯示,「長期投資人」買盤縮手甚至出現獲利了結行動,這些動向讓市場對比特幣短期內的反彈力道持保守態度。部分專家認為,在當前流動性已達一定程度後,市場可能正進入「清算階段」——即資金進出更為頻繁、波動性加劇的區段。
評論:在投資人的結構轉變之際,比特幣價格看似強勢,但實際上存在潛在下行壓力。分析人士建議,面對當前市場結構變化,應採取更為「謹慎」的投資策略,不宜單靠短期反彈進行判斷。
關鍵詞:比特幣、長期投資人、短期交易人、彼得·希夫、IPO時刻、弱手、價格下跌、拋售壓力
整理重點:
- 比特幣正從長期持有者流入短線投資手中
- 專家警告:流動性上升恐加劇下一輪價格崩跌
- 投資者結構轉換或影響市場信心與價格穩定度
建議投資人在面對此類市場轉折時,審視自身的風險偏好及持幣週期,避免追高或恐慌性拋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