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公布一項名為「加密計畫」(Project Crypto)的最新階段,提出針對數位資產的全新監管架構,明確劃分加密貨幣為「證券」與「非證券」類別。此舉不僅為長期存在的監管模糊地帶提供釐清,也可能對整個加密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表演說時,SEC 主席保羅·艾金斯(Paul Atkins)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加密貨幣早已無需再被視為「證券」,理由是許多代幣不再符合「豪威測試」(Howey Test)中關於「投資契約」的定義。他表示:「多數加密貨幣目前已不再屬於證券範疇,單純的交易行為並不應受到證券法規約束。」
根據SEC此次提出的新框架,具有特定用途的數位資產將可明確歸為非證券資產。其中,網路代幣(network tokens)、NFT(非同質化代幣)等「數位商品(digital commodities)」以及會員權益、票券、身分驗證用途等「代幣化工具(tokenized utilities)」,因其使用者並非依賴他人努力獲利,而被排除於證券監管範圍之外。
但若是具有收益導向性的證券型代幣或牽涉投資契約的數位資產,仍將受到 SEC 嚴格監管。不過,SEC 同時指出,若發行方已結束其契約義務,則該代幣後續於市場中的單純流通將不再構成受規範的行為。
SEC 也計畫根據新分類制度,引入針對特定資產的「例外條款」與「特別募資制度」,並將與國會、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銀行監管機構等部門合作,共同建立一個能兼顧「創新激勵」與「投資人保障」的新金融監管體系。
評論:此次規範的關鍵在於對「豪威測試」的彈性調整,意指將根據資產實質功能與使用狀態進行判定,而非一概而論,使加密項目的法律定位更為合理化。這將減少許多初創項目面臨法律風險時的負擔,有利整體市場正常發展。
本次公告為自 2025 年 7 月啟動的「加密計畫」一環,由保羅·艾金斯與另一位委員海絲特·皮爾絲(Hester Peirce)共同推動,旨在釐清加密產業長年困擾的法律定位問題,建立穩定而透明的監管基礎。
此外,監管明確化的趨勢正在加速。11 月 10 日,美國參議院農業委員會已提出將瑞波幣(XRP)列為商品、納入 CFTC 監管的法案草案,同時國稅局(IRS)亦發布新指引,對加密貨幣 ETF 中來自質押的報酬採取免稅處理。
SEC 強調,即使某些資產不被認定為證券,也仍須遵守反詐欺法規。監管機構將持續打擊欺詐與違法行為,以維持市場完整性並保護投資者。
評論:這套新框架標誌美國監管政策的一大轉折點。未來項目方將更容易評估自身合規性,加快開發與上市進程,也為海外企業拓展美國市場掃除障礙。對市場而言,關鍵「詞」如證券分類、豪威測試與反詐條款,將成為未來幾年合規框架的核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