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期價格下跌至10萬美元以下,傳奇交易員彼得·布蘭特(Peter Brandt)對此提出批評,直言「比特幣的精神已死」,並認為這項資產漸失過去作為「人民貨幣」的本質。
根據 CryptoSlate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布蘭特指出,隨著監管更為嚴格的機構與企業大量持有比特幣,其原有的「自主性」與「去中心化」特質受到侵蝕。這些變化使比特幣不再像過去那樣代表金融自由。他舉例,目前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企業包括:策略公司Strategy,持有 64 萬 1,692 枚比特幣;Marathon Digital,持有 5 萬 3,250 枚;Coinbase,持有 1 萬 4,548 枚;以及特斯拉(TSLA),持有 1 萬 1,509 枚。
此外,布蘭特也指出,由貝萊德等大型機構所管理的比特幣現貨 ETF 對市場的影響力日增,這使得大部分比特幣資產如今受到嚴格公示制度、董事會審議與內規的約束,進一步弱化「去中心化」的理念。他批評:「比特幣原是擺脫政府控制的自由貨幣,如今卻成為淪為空想烏托邦。」「麥可·塞勒(Michael Saylor)和 ETF 資金湧入後,整個遊戲的規則已經改變。」
這番言論正值比特幣過去一年曾自 7 萬 3,700 美元漲至高點 10 萬 9,000 美元後,近日價格又回落至 9 萬 8,200 美元以下。面對市況動盪,市場信心出現分化。
對於布蘭特的批評,Strategy 執行長麥可·塞勒則在 CNBC 的 24 日訪談中駁斥相關傳言。他表示:「我們並未出售任何比特幣的傳聞完全不實,相反地,我們近期仍持續大量買入。」他強調公司的基本面穩健,並預告即將公布最新的比特幣購買紀錄。
評論:此番爭論凸顯比特幣介於理念與現實之間的張力。機構資金的介入是否會提升金融穩定性,還是將進一步稀釋「去中心化」與「去政府化」的初心,是當前社群熱烈討論的議題。
目前市場對後市走勢看法分歧,有人憂心主要支撐價位恐失守,也有人認為比特幣仍具備強勁買盤支撐,但整體方向仍未明朗。
隨著討論升溫,比特幣是否仍能保有其「人民貨幣」的精神,或最終成為傳統金融機構主導的資產類別,將成為後續市場發展的關鍵觀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