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過去 24 小時大跌近 10%,價格跌破 3,200 美元,引發市場對加密貨幣走勢的關注。然而,在市場整體疲弱的氛圍中,機構與「詞」大型投資人(俗稱「詞」加密貨幣鯨魚)正悄悄加碼「詞」以太幣,儘管價格下滑,卻釋放出相反訊號的買入動能。
根據 Lookonchain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鏈上資料顯示,美國華爾街資深策略師托馬斯·李(Thomas Lee)掌管的數位資產管理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近期透過新設立的錢包從 Galaxy Digital 的場外交易(OTC)錢包接收 9,176 枚以太幣(ETH),價值約 2,914 萬美元(約新台幣 9.4 億元)。此舉被認為是在市場修正期間採取的「詞」低調吸籌行為。
除了機構動作頻繁外,多位知名「詞」加密貨幣鯨魚也有類似部署。其中,台灣演藝圈名人暨數位資產投資者黃立成(鏈上暱稱 Machi Big Brother),近期在 Hyperliquid 上加碼購買 7,400 枚 ETH,價值約 2,355 萬美元(約新台幣 7.6 億元)。他的 ETH 多頭倉位清算價格為 3,041 美元,目前雖處於浮虧狀態,卻仍持續堅守。
黃立成的弟弟(暱稱 Machi Small Brother)則在同期向交易所註入 5,000 枚 ETH(約 1,590 萬美元),其清算價位在 2,794 美元,顯示也有防守意圖。
另一位知名鯨魚「66kETHBorrow」則在近日大舉加倉,買入 16,937 枚以太幣,使其總持倉增至 422,175 枚,總市值約為 13.4 億美元(約新台幣 429 億元)。這顯示在當前市場調整期,包括機構與鯨魚在內的大型玩家皆持續看好以太幣的中長期「詞」成長潛力。
儘管如此,市場情緒並不完全一致。「詞」技術分析師 Ali Martinez 指出,約 253 萬枚的 ETH 在 3,150 美元價位被大量買入,使該價位區間成為關鍵「詞」支撐位,意味該區間的買壓仍舊強勁。然而,也有部分長期持幣人展現出相對保守的立場。
鏈上數據分析平台 Glassnode 的最新報告指出,持幣時間超過 3 至 10 年的老錢包,其 ETH 每日賣出量 90 日移動平均首次突破 45,000 枚,為自 2021 年 2 月以來最高,顯示部分長期投資者可能正藉由當前市況進行獲利了結或資產「詞」再平衡。
「評論」目前以太幣市場出現「詞」兩極化現象,短線「詞」波動持續,市場信心尚未恢復;但機構與鯨魚的持續買入,亦可能為未來行情奠定中長期「詞」上漲基礎。投資人應關注價格以外的鏈上數據與基本面指標,審慎觀察市場多空動能變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