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價格再度跌破10萬美元大關,市值失守2兆美元,引發市場擔憂。根據 CoinGlass 於 24 日(當地時間)提供的數據,在過去 24 小時內,超過 4 億美元(約新台幣 540 億元)的交易部位遭到清算,其中多數為「多頭」方向。比特幣當日盤中一度跌至 98,081 美元,是自 5 月以來的最低價位,且根據 TradingView 的圖表顯示,價格連續出現 16 根 15 分鐘的綠K線,顯示買盤動能疲弱。
目前市場情緒已明顯偏向「恐慌」。鏈上數據分析公司 Santiment 稱,此次下跌在散戶投資者間引發強烈的 FUD(恐懼、不確定性與質疑)情緒,社群平台上的發言氣氛也急遽轉為悲觀。Santiment 指出,「過度恐慌」往往與價格觸底訊號相關,暗示這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買入機會。評論:雖然情緒指標出現極端值,但仍需觀察後續支撐形成與成交量回溫情形。
導致此次急跌的主因之一,是長期持幣者出現明顯的獲利了結行為。鏈上分析平台 Glassnode 表示,自 8 月創下歷史新高後,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逐步獲利了結,這與歷次牛市後半段的市場行為相符。
儘管價格震盪劇烈,但機構端仍傳出正面看法。根據 Reuters 的報導,Fidelity Investments(富達投資)研究部副總裁 Chris Kuiper 於 24 日指出,比特幣與黃金的相關性正在逐步降低,這對其成為「機構資產配置工具」是一大利多。他強調,比特幣若能脫鉤於主流資產的波動,將增強其作為分散投資工具的吸引力。他補充道:「若比特幣只是另一種槓桿資產,它對機構來說的必要性將大幅降低。」
總體而言,雖然比特幣短線跌破10萬美元,並引發市場恐慌,但部分專家傾向視之為健康修正,可能為低接機會。未來走勢仍須觀察市場情緒是否回穩、支撐區能否有效建立,以及是否有新的多頭資金回流。評論:近日的價格下殺或許是一場投資情緒的洗牌,但也考驗著比特幣作為高波動資產的抵抗力與機構的長期信心。
關鍵詞:比特幣、恐慌情緒、長期持幣者、機構投資、價格修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