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ICIJ 揭密洗幣風暴:幣安與歐易涉數十億美元資金洗錢引全球監管關注

ICIJ 揭密洗幣風暴:幣安與歐易涉數十億美元資金洗錢引全球監管關注 / Tokenpost

根據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洗幣風暴(Coin Laundry)」報告,多家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幣安(Binance)與歐易(OKX),近年來成為全球犯罪集團進行資金洗白的主要途徑,引發加密貨幣業界與監管單位的高度關注。

這份報告由 ICIJ 聯合 35 個國家、37 間媒體機構歷時近 10 個月聯合調查,分析範圍涵蓋數百個涉嫌從事詐騙、制裁規避與非法資金流動的錢包地址,並追蹤數萬筆交易紀錄,揭示加密貨幣如何支撐國際間地下「影子經濟」。

報告指出,東南亞詐騙集團、墨西哥毒品販運集團與北韓駭客組織等跨國犯罪勢力,長期透過幣安與歐易等平台,隱匿與轉移金額高達數億美元的資金。其中最受矚目的案例為遭美國財政部列為「高風險洗錢威脅機構」的柬埔寨企業 Huione 集團,透過幣安帳戶每日平均轉入近 1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200 萬元)泰達幣(USDT),在 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7 月間,其總轉帳金額達 4 億 8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0 億元。

評論:洗錢熱點從傳統金融管道轉向加密平台,加深加密產業面臨的監管風險與公信力挑戰。

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交易發生成熟知非法操作紀錄期間。例如幣安於 2023 年 11 月因違反美國反洗錢法,被裁罰高達 4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00 億元),並接受長期監督;歐易則在 2025 年 2 月被美方指控為無照匯款方,遭處以 5 億 4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60 億元)罰款。儘管如此,後續 Huione 透過歐易帳戶仍向客戶錢包注入 2.26 億美元(約新台幣 70 億元)資產。

ICIJ 也發現,犯罪分子除加密交易所外,還借助「現金交收站(Cash Desk)」與「現金搬運服務」,在香港、多倫多、倫敦與伊斯坦堡等地將匿名資金以實體現金方式提領或流入,避開監管盲點。

在個案追蹤部分,報告提及俄羅斯籍男子弗拉基米爾·奧科特尼科夫(Vladimir Okhotnikov)涉嫌在 2020 至 2022 年間運作虛假加密投資平台,欺騙全球投資人至少 3.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05 億元),此後更於杜拜從事類似詐騙計畫。

儘管區塊鏈帳本具有「可查驗、公開透明」的技術特性,本次報告也揭示「加密混幣器」或「交換器(Swapper)」等隱匿工具普遍被犯罪團體濫用,使追蹤地址來源變得愈加困難。包括幣安與歐易在內的數位前合規主管皆坦承,面對愈發複雜的洗錢手法,過往監控機制已難以有效應對。

全球監管單位至今對這些交易所已裁罰總額至少達 58 億美元(約新台幣 1,700 億元),但報告指出,相關監督規模與力度仍長期分散與不足。美國政府則在去年估算與加密犯罪相關的損失約達 93 億美元(約新台幣 2,850 億元)。

評論:加密業者雖多次宣稱強化 KYC 與 AML 系統,但報告顯示實務上仍有重大落差,突顯監管機制整合必要性。

這份報告可能加速美國與歐盟對加密交易所的監管升級與全球合作,也可能推動錢包追蹤與顧客認證(KYC)解決方案的市場需求提升。

關鍵詞:幣安、歐易、資金洗錢、加密產業、Huione、ICIJ、監管政策、USDT

資料來源:ICIJ《Coin Laundry》報告,2024 年 6 月 24 日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