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丹麥《Politiken》日報於 10 月 30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丹麥政府已正式撤回歐盟司法人事理事會主席國任內所推動的具爭議性「訊息審查法案」,也被外界稱為「聊天管控」(Chat Control)提案。該提案原先計畫強制要求像是 Telegram、WhatsApp、Signal 等主流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在訊息發送前即進行內容掃描與過濾,此舉被外界批評為破壞「加密技術」與「使用者隱私」的重要例證。
這項計畫最早於 2022 年由歐盟委員會提出,主打以科技手段杜絕兒童性剝削影像等非法內容的流通。然而,該提案也引發激烈爭議,原因在於它可能迫使平台「解除端對端加密」,讓所有用戶訊息需經過掃描,侵犯基本隱私原則。今年重新修訂版雖略作調整,仍未能平息疑慮,因此丹麥最終決定維持「平台自願參與」的現行政策,不再推動進一步立法強制。
丹麥司法部長彼得·許梅高(Peter Hummelgaard)指出,這項提案現已從歐盟的協商議程中移除。他表示,未來仍將允許各通訊平台「在自願基礎下」對加密訊息進行掃描,但不會實施全數據監控的強制性架構。
目前的自願監控框架將於 2026 年 4 月到期。若屆時未有新監管機制接替,可能會削弱歐盟打擊非法訊息活動、特別是針對兒童性剝削的能力。有分析指出,丹麥此舉可能是為了避免觸動歐盟內部在「隱私與安全」之間的長期政治矛盾,為日後提出更具彈性的制度鋪路。
評論:這項決策突顯加密通訊服務面臨的持續政策壓力,尤其在數位治理日益精細化的歐盟地區。如何在「保障用戶私隱」與「防範平台濫用」間取得平衡,仍是執政者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隨著法規架構演變,未來加密貨幣領域與區塊鏈通訊平台的合規壓力也將同步升高。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