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香港暫緩推動零售數位港元 聚焦批發型CBDC與代幣化存款佈局加速

香港暫緩推動零售數位港元 聚焦批發型CBDC與代幣化存款佈局加速 / Tokenpost

根據《香港經濟日報》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宣布,將暫緩發行面向大眾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即「數位港元(e-HKD)」,並轉而專注發展用於機構間結算的批發性CBDC。同時,匯豐銀行在內的七間香港主要銀行預計將於年內推出「代幣化存款(Tokenized Deposits)」服務,顯示出香港正積極推動數位金融基礎設施,朝向公私協力的新模式發展。

在最新釋出的「e-HKD第二階段試驗計畫報告」中,金管局明確指出,短期內不會推動零售型CBDC的發行。相反,將透過「Ensemble計畫」全力推動批發型CBDC的應用,如機構之間的清算與資產的「代幣化」結算。此政策轉向凸顯出,香港當局對CBDC的市場角色重新進行定位,希望在需求更明確的領域率先部署。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引述金管局官員指出,包括匯豐銀行在內的七大銀行,正規劃於今年內推出代幣化存款服務;其中,匯豐銀行已在四個市場提供相關產品,成為實踐「私營部門數位貨幣」的重要案例。此舉不僅加快了本地代幣化金融商品的落地,也象徵著「CBDC與民間數位存款」將並存於市場。

金管局表示,此次第二階段試驗計畫共吸引黑石、富達國際、BCG、萬事達卡、Visa 等21家企業參與,以評估使用者及機構對數位資產的接受度。結果顯示,一般用戶難以區分e-HKD與代幣化存款的差異,且不少人擔心CBDC可能帶來隱私外洩的風險。參與的資產管理機構則傾向將兩者視為功能相近的替代工具。

金管局表示,將於 2026 年上半年完成政策、法律及技術架構等相關準備工作,屆時會根據國際發展與市場需求再度評估是否推進e-HKD的發行。金管局指出,相比於波動較大的零售應用場景,批發市場更具實際需求與明確效益,因此更適合作為短期重點發展方向。

這項策略調整突顯出,CBDC與民營「代幣化存款」可望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互補作用。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率先實踐「批發型CBDC對比民間主導數位存款」的新範式,亦可能為其他國家中央銀行提供具參考性的實施模型。

評論:此次香港的舉措不僅展示了靈活應對數位貨幣技術與市場需求的能力,也強調了私營部門在數位金融創新中的重要性。啟動批發CBDC與代幣化存款雙軸並行,可能成為全球數位金融架構演進的重要典範。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