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由 ChatGPT 開發公司 OpenAI 轉型為「公益企業(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旨在提升資金募集彈性,進一步擴展其人工智慧業務。此次組織調整標誌著 OpenAI 從原先的非營利結構轉型為可以創造收益的架構,並強化與關鍵合作夥伴微軟(MSFT)之間的合作關係。
在這一新架構下,微軟取得了 OpenAI 新法人 27% 的股權,估值約為 1,350 億美元(約合台幣 187 兆 6,500 億元)。除此之外,微軟還獲得未來七年內對 OpenAI 核心技術的存取權限。
雙方的合作已從單純的技術該搭提升至財務資源互依層級。根據協議內容,OpenAI 在合作期間內承諾將向微軟的雲端平台 Azure 支付高達 2,500 億美元(約合台幣 347 兆 5,000 億元),反映出其技術基礎設施幾乎完全建構於 Azure 生態系中。這也進一步凸顯兩家公司在 AI 產業中相互依存的戰略深度。
評論:OpenAI 的轉型不僅是商業運作模式的改變,也揭示了 AI 技術在資本市場中越來越高的價值。同時,其中與微軟的緊密合作安排,可被視為在當前川普總統支持者與共和黨對 AI 監管問題日益關注的環境下,OpenAI 強化自身穩定性的策略之一。透過鞏固與大型科技企業的合作,OpenAI 有望在快速變動的政策與競爭格局中維持領先地位。
關鍵詞:OpenAI、微軟(MSFT)、公益企業、公私合作、Azure、AI 投資、ChatGPT、人工智慧政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