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與 Solana(SOL) 創辦人因 Layer2 安全與去中心化爭議隔空交火

以太幣(ETH)與 Solana(SOL) 創辦人因 Layer2 安全與去中心化爭議隔空交火 / Tokenpost

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與 Solana(SOL)共同創辦人阿納托利·亞科文科(Anatoly Yakovenko)近日因 Layer2(L2)網路的「安全性」與「去中心化程度」問題,在社交平台X展開激烈爭論,引起加密貨幣社群廣泛關注。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爭論焦點集中在以太坊Layer2鏈的安全性設計方針上。布特林在個人帳號發文指出,就算驗證者出現 51% 勾結或軟體漏洞,使用者資產依舊能受到保護;但他也承認,若某些計算無法直接在鏈上進行,而需仰賴鏈外運作,這就會要求信任驗證器的誠信,因此可能出現「多數聯合作弊導致錯誤輸出」的風險。

評論:布特林的言論點出,即使以太坊設計上已努力減少信任假設,但當操作偏離鏈內時,理論上仍有可能冒出風險。

亞科文科對布特林的觀點不以為然。他回應稱,所謂「L2完全承襲以太坊主網安全性」的說法與實際情況差距甚遠,「這些承諾在現實中常常無法兌現」,甚至舉出近期 Wormhole 跨鏈橋與 Base 上的 ETH,具有相同的潛在風險為例。他補充,以太坊主網的質押參與者獲得的報酬與 L2 維運方的角色報酬相似,代表其權力與激勵制度仍存在集中化因素。

亞科文科更一針見血指出,目前Layer2架構存在「不利於安全性的結構性問題」。他批評,程式碼基礎龐大複雜,導致難以進行全面審計,此外基於多重簽名的託管機制,也可能出現簽名者聯合或遭到駭客入侵,進而非法移動資產的風險。他補充,鏈外執行交易的設計會使權力自然集中於少數運營者,這與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背道而馳。

此外,亞科文科提出另類解方,他建議打造一條可將以太坊資產連接至 Solana 的 Layer2 跨鏈橋樑。據他表示,這能在不改變以太坊協議的情況下,實現資產快速轉移並提升整體安全性。他也強調,若未來零知識證明(zk-proof)技術持續升級,此種技術整合將更容易實現、更具可行性。

針對兩方爭論,加密貨幣專業律師加布里爾·夏皮羅(Gabriel Shapiro)選擇站在布特林一方。他指出,「許多評論者誤解 Layer2 是獨立運作的鏈上伺服器」,但實際上 L2 是與以太坊主網架構緊密銜接,因此可延續其高安全性與強大驗證能力。他補充道:以太坊目前擁有超過 100 萬個活躍驗證者,這遠高於 Solana 約 2,000 個的數量。

評論:驗證者規模與架構設計的差異,凸顯出兩大區塊鏈平台在擴展及治理策略上的根本不同。

隨著以太幣與 Solana 陣營在 Layer2 安全設計與去中心化理念上的分歧全面浮上檯面,業界人士預期,圍繞 L2 未來發展方向與最佳實踐的討論,將進一步升溫。如何在「安全性」與「去中心化性」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 L2 技術演進的關鍵。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