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Ocean Protocol 爆出 FET 大量轉帳疑雲,ASI 聯盟合作恐瓦解

Ocean Protocol 爆出 FET 大量轉帳疑雲,ASI 聯盟合作恐瓦解 / Tokenpost

根據 Bubblemaps 於 24 日(當地時間)公布的鏈上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區塊鏈聯盟 ASI 的合作計畫正面臨瓦解危機——主要成員之一的 Ocean Protocol 遭揭露在未提前告知社群情況下,大規模轉出 Fetch.ai(FET),引發 rug pull(抽地毯式詐騙)疑慮。這場爭議使得原本由 Fetch.ai(FET)、SingularityNET 及 Ocean Protocol 組成的 ASI 聯盟合作關係岌岌可危。

這起爭議起源於 Ocean Protocol 在 10 月 9 日突然宣布退出 ASI 聯盟。該聯盟原於今年 3 月成立,旨在整合三大 AI 區塊鏈專案的資源,並透過共同使用 Fetch.ai 的原生代幣 FET,促進 AI 領域的去中心化應用生態整合。Ocean Protocol 原本計畫將其原生代幣 OCEAN 依特定比例轉換為 FET,用於社群獎勵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然而,根據 Bubblemaps 的分析,Ocean Protocol 於 7 月 1 日將 6.61 億枚 OCEAN 轉換為約 2.86 億枚 FET,隨後其中 9,000 萬枚立刻轉至場外交易商 GSR Markets,而其餘大部分代幣也在 8 月底前分批轉入 Binance 和 GSR Markets 共計超過 1.6 億美元的資產規模,引發社群高度不滿。

Fetch.ai 隨後也透過官方 X 帳號公開批評,稱 Ocean Protocol「疑似將應指定給社群激勵的 FET 代幣直接拋售至市場」。Ocean Protocol 執行長則對此回應為「毫無根據的謠言」,並稱將另外發佈正式聲明說明。不過,市場目前仍無法確認是否實際有大規模拋售,外界更關注的是,這批社群用途的代幣為何會無預警轉出。

Fetch.ai 執行長 Humayun Sheikh(休馬雲·謝赫)對此指出,Ocean Protocol 的行為,違背了 ASI 聯盟以「透明性與共同責任」為核心的合作精神。他強調,Ocean Protocol 必須就多項事項給出解釋,包括:為何在退出聯盟前夕集中執行大規模轉帳、控管社群資金(如 OceanDAO 和 Ocean Expedition)的治理結構,以及 SAFE 錢包的操作過程與授權機制等。

目前,Fetch.ai 已啟動線上法律程序,呼籲 FET 代幣持有者加入集體訴訟以追究責任。此舉意在保護投資人權益,並維護 ASI 聯盟整體生態的信任機制;外界認為,這起糾紛可能發展為跨國法律訴訟。

休馬雲·謝赫強調:「雖然這起事件對聯盟造成嚴重衝擊,但我們將竭力尋求解決方案,並致力重建社群信任,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外界如今關注的焦點在於,Ocean Protocol 將如何正式回應這場爭議,以及其是否能釐清資產轉移背後的決策過程與動機。

評論:此次爭議凸顯出去中心化項目在聯盟治理與資金操作面可能存在的風險。缺乏透明機制與信息披露制度,即使是以信任為基礎的合作也可能在一夕之間瓦解。這也讓人重新思考加密生態系中「社群資金」的定義與監管必要性,未來類似協議若要進一步擴大,勢必須建立更完善的回饋機制與透明審查結構。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