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大跌引爆避險潮 選擇權市場看跌部位主導、波動率飆至50%

比特幣(BTC)大跌引爆避險潮 選擇權市場看跌部位主導、波動率飆至50% / Tokenpost

隨著比特幣(BTC)價格持續下跌,加密貨幣選擇權市場出現明顯反應。根據 Glassnode 的資料顯示,近期幣價劇烈下挫後,投資人為了防範短期內的下行風險,正在更積極地進行「避險」操作,並願意為此支付更高成本。與此同時,比特幣相對於黃金的投資吸引力正在削弱,整體市場情緒轉趨謹慎。

過去七日內,比特幣價格下跌幅度超過 14%,而標榜安全資產的黃金則逆勢上漲逾 20%。這使得部分投資人將目光轉向黃金作為「價值儲存工具」,也導致市場情緒快速降溫,並由選擇權市場反映出來。

根據 Glassnode 的觀察,上週四晚間比特幣大幅下滑後,短期波動率指標出現明顯飆升,顯示市場參與者增加對下跌風險的關注。目前短期合約的隱含波動率已飆升至 50%,反映出投資人傾向購入看跌選擇權(Put Option)來對沖風險,顯示市場進一步展現「風險回避」傾向。

從選擇權市場的價格分布來看,流入資金總體上分布均衡。然而,有些交易者選擇調低損失下限、或善用波動性加劇的環境進行套利;另有部份投資人趁價格下探時入手看漲選擇權(Call Option)。這種現象說明,目前市場雖處於壓力之中,但並未陷入極端恐慌,而是維持一種謹慎中立的基調。

不過整體來看,投資人仍維持高度防禦姿態。Put Option 偏斜(Skew)依舊明顯,可見市場中對於極端情況防範的策略仍未鬆懈,例如對於尾部風險避險(Tail Hedge)的需求則維持增長。Glassnode 指出,儘管年初許多交易者押注於年底行情反彈,但當前實際上是看跌部位主導市場。

儘管市場充斥避險情緒,一些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開始進行看跌選擇權或看跌價差的賣出操作,希望抓住 11 月的潛在反彈機會。評論:在恐懼與不確定的氛圍下,這類逆風操作依舊是少數派的選擇。

另一方面,根據 CryptoPotato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本週末到期的加密貨幣選擇權合約規模高達 48 億美元(約新台幣 6,672 億元),相較上週略有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約到期事件中,受到影響較大的主要是「看漲部位」,顯示近期現貨市場的下行趨勢已被選擇權市場高度反映。評論:這波巨量選擇權結算可能成為壓垮行情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可能只是短暫波動前的平靜,市場後續反應仍待觀察。

關鍵詞:比特幣、選擇權市場、風險避險、波動性、黃金、看跌期權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