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於近期一度跌破 10.4 萬美元,創下近 15 週以來的最低價位。在美國銀行體系持續動盪之際,整體加密貨幣市場陷入下行壓力。然而,部分分析師認為,比特幣短線內或有機會迎來「反彈」,並警告市場過度集中空頭(Short)部位恐引發反效果。
根據 Alphractal 創辦人喬昂·韋德森(Joao Wedson)24 日的分析指出,隨著許多交易者認定比特幣多頭走勢已結束,紛紛進場做空(Short),但這種過於傾斜的部位分布可能成為「空頭擠壓」(Short Squeeze)的觸發器。若出現擠壓情況,比特幣價格短期內可能反彈至 11.7 萬美元附近。
比特幣當日跌幅約為 6%,但除了韋德森,包括鏈上數據公司 CryptoQuant 在內的其他分析機構亦指出,這輪波動凸顯了槓桿交易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的高風險性。以幣安為例,近期便歷經兩波大規模多頭清算。第一次清算發生在比特幣價格回落至 11.46 萬美元時,約有 5.73 億美元(折合約 7,968 億韓元)多單遭到強平;第二次清算則發生於約 11.13 萬美元價位,當時又有約 3.83 億美元(約 5,329 億韓元)投資部位被強制平倉。
評論:幣安的接連兩次清算案例顯示,在高槓桿環境下,即便是小幅度下跌,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價格加速下探。
目前市場在 11.7 萬至 12.7 萬美元(約 1 億 7,653 萬韓元)區間形成新的潛在清算密集帶,此處或將成為決定比特幣走勢的關鍵位置。CryptoQuant 指出,若過度槓桿部位持續被排除,市場便有條件迎來技術性反彈,即使短期趨勢仍不穩,也存在重新轉強的可能性。
另一位以「Rekt Fencer」為名的分析師補充稱,比特幣目前正測試自 2023 年以來支撐整體漲勢的主要上升趨勢線——這條趨勢線曾多次作為反轉起點,若成功守住,比特幣價格或可重新啟動漲勢。但若該線失守,可能代表近期的結構性上升趨勢已告終結。
評論:市場現處於多空對峙的敏感階段。隨著槓桿部位逐漸出清,接下來的數小時內走勢結果將決定誰會率先退場,多頭與空頭之間的心理戰恐更加激烈。
整體而言,儘管比特幣面臨來自槓桿清算與空頭壓力的「雙重夾擊」,但技術分析指出,短線內仍有反彈潛力。投資人需密切關注接下來的價位變化與槓桿動態,才能在行情啟動前做好應對準備。
關鍵詞:比特幣、空頭擠壓、槓桿清算、技術分析、短線反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