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加密貨幣監管面臨難題,數據隱私成最大障礙
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於 24 日(當地時間)所發布的報告指出,跨國加密貨幣監管合作正受到「數據隱私」法規的重大限制。報告指出,各國針對比特幣(BTC)、穩定幣等數位資產的監管政策高度碎片化,且因缺乏一致性,導致逐利監管、資料落差與市場分割等問題日益嚴重。
金融穩定委員會隸屬於國際清算銀行(BIS),其最新長達 107 頁的審查報告指出,許多國家的監管機構與執法框架彼此不一,尤其在資料隱私保護方面的法律差異,更讓跨境合作難以推進。報告進一步點名,「資料不公開原則」已成為辨識系統性風險、監控跨國數位資產交易上的一大挑戰。
FSB 強調,有些國家的法律甚至明文禁止本國企業向外國監管機構分享資料,這使得加密產業的合規溝通更趨複雜。再加上企業對敏感資訊外洩的擔憂,以及他國監管配合度不一等風險,也讓業者對於資料共享持保留態度。
評論:這份報告反映出,若各國欲將加密貨幣納入法規體系並維護金融穩定,短期內亟需推動共同的資料共享架構,並思考如何突破資料隱私與跨境合作之間的法律矛盾。否則,FSB 警告,未來的全球加密貨幣監管成效將難以達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