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XRP 官方社群於 9 月間的彙整,瑞波幣(XRP)生態系統在 2025 年持續邁向成熟,透過一系列技術升級與對監管環境的積極回應,展現穩健的成長動能。範圍涵蓋去中心化金融(DeFi)、遊戲,以及社群導向的創新應用,從散戶投資人到機構參與者都能受益於不斷優化的基礎設施。
本月最重要的進展之一,是 XRP 原生區塊鏈 XRPL 的使用者體驗再度升級。支付應用 Joy Wallet 已整合 MoonPay、First Ledger 與 XRP Cafe,顯著簡化新手用戶進入生態系的流程。而區塊鏈瀏覽器 XRPScan 則加入了「新的投票排程功能」,強化驗證節點的透明度與治理參與。ZUMM Wallet 亦推出 4.2.1 版本,取消代幣傳輸所需的信任線設定,並新增 MoonPay Sell 服務,讓用戶可在應用內直接兌換、買入或出售 XRP。
在法規遵循方面,XRPL 推動了「Credentials 修訂案」,開啟鏈上「去中心化身份識別」功能,以協助使用者與機構能在合規前提下互動。XRPL 核心開發者 Kenny Lei 表示,此功能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生態系的監管整合基礎。同時,區塊鏈分析機構 Chainalysis 亦擴大對 XRPL 的支援範圍,現可監控所有代幣資產,包括 IOU 與 NFT。
DeFi 與遊戲方面也出現新亮點。XRPL Commons 與 B3、PeerFirst 等單位合作,在測試網推出了基於 XRPL EVM 側鏈的遊戲平台 Gamechain,積極拓展互動型應用場景。而第 7 屆「AQUArium Residency」 創新計畫也同步展開,吸引來自 11 個國家的開發者參與,聚焦推動 DeFi 應用研發。
生態回饋層面,瑞波公司(Ripple)推動慈善捐贈,捐出價值 2,500 萬美元的穩定幣 RLUSD(約新臺幣 8 億元),用於支持中小企業與退伍軍人。RippleX 則公開最新「機構級 DeFi 發展藍圖」,內容包含借貸、私密交易等功能,展現其拓展 XRPL 機構落地應用的決心。「機構」與「DeFi」的融合,已成 XRPL 生態邁向下一階段擴張的關鍵。
技術升級也在同步推進。First Ledger 改版「創作者獎勵計畫」門檻,將 Tier 1 門檻由 10 萬 XRP 下修至 5 萬 XRP(約新臺幣 450 萬元),期望吸引更多參與者。Anodos 團隊推出 XRPL 支援的「應用內跨鏈橋接(In-App Bridge)」,實現與其他公鏈的資產互通能力。此外,XRPL Commons 也啟動全新貢獻者激勵計畫「GLOW」,進一步獎勵社群開發者。
社群討論方面,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是將 XRPL 基礎軟體從「rippled」重新命名為「xrpld」的建議,引發熱議。同時,針對借貸架構與授權型去中心化交易系統(DEX)的深度技術討論貼文,也在社群大量流傳。
這些成果於 9 月底舉行的年度旗艦活動「XRP 首爾 2025」迎來高潮,超過 3,000 名參與者來自全球 40 多個國家,共同探討 XRPL 最新技術進展與應用機會,強化生態國際能見度與交流深度。評論:透過這一連串具體舉措,XRPL 生態持續在「技術創新」、「合規發展」與「社群參與」三大面向取得均衡發展,展現明確的長期前景。
關鍵詞:瑞波幣(XRP)、XRPL、MoonPay、去中心化身份、DeFi、機構採用、遊戲鏈 Gamechain、跨鏈橋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