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Pump.fun 掌握 Solana 迷因幣80%市佔 重塑發幣流程、引爆創作者經濟

Pump.fun 掌握 Solana 迷因幣80%市佔 重塑發幣流程、引爆創作者經濟 / Tokenpost

在 Solana(SOL) 生態系熱烈擁抱「迷因幣」(meme coin)狂潮之際,一個名為「Pump.fun」的新興平台正迅速擴張其市場版圖,為這波熱潮推波助瀾。根據資料顯示,截至 2025 年 8 月,Pump.fun 已佔據 Solana 迷因幣發行市場約 80% 的份額,可謂擁有平台主導權。

這個平台主打一鍵式操作,讓用戶從發幣到交易無需繁複步驟。具備直覺式介面,即使沒有程式碼知識或高額手續費預算,也能輕鬆啟動項目。每個新幣種會由一個總供應量約 8 億顆的「本位曲線」(bonding curve) 合約開啟,一旦代幣售罄,系統便自動轉為 AMM(自動化做市商)結構。目前交易主要透過旗下去中心化交易所「PumpSwap」進行,早期亦曾借助 Raydium 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Pump.fun 為創作者降低了進入門檻。發行代幣完全免費,而進入正式交易(即「畢業」)時,僅需支付 0.015 Solana(約新台幣 180 元)作為固定手續費,並從項目流動性中自動扣除。平台設計上也確保了資金安全,一旦項目畢業後,所有與其配對的 LP(流動性提供者) 代幣將直接銷毀,鎖定流動性,防堵價格操控與「拉地毯」(rug pull) 詐欺行為。

不過,據統計,只有大約 0.7%~0.8% 的迷因幣成功完成畢業程序。換言之,絕大多數代幣在發行後便被市場遺忘,這也凸顯出平台設計的選擇性淘汰機制,藉此鼓勵具潛力與實用性的項目存活並壯大。

Pump.fun 的崛起不僅得力於技術創新,更結合了精準的策略操作。該平台啟動了「Project Ascend」用以吸引創作者入駐,同時透過每週規模高達數百萬美元的 PUMP 代幣公開回購(類似股票庫藏股形式)鞏固價格與市場信心。特定週數中甚至將逾 90% 的平台收入用於回購。此外,也以每週數十億韓元(折合新台幣逾千萬元)獎勵創作者,促進平台活絡。

然而,Pump.fun 並非毫無競爭者。先前在 7 月,「LetsBonk」 一度贏得流量與收益雙冠,引發市場關注。同時,「HeavenDEX」 和「Raydium LaunchLab」 等平台亦以手續費回饋與獎勵機制爭奪市佔。即便如此,因網路效應與流動性集中現象,迷因幣發行潮仍多數回流至 Pump.fun,市場主導地位尚未動搖。

儘管如此,Pump.fun 當前面臨最大的挑戰仍為法律與技術風險。近期除了發生若干安全事件外,美國境內更有集體訴訟(class-action)提起,並傳出可能援引「RICO 法案」(有組織犯罪)進行追訴的聲音。這些不確定性雖引發監管層面的擔憂,但目前並未對其市場地位造成明顯衝擊。

整體而言,Pump.fun 可謂正在重塑 Solana 迷因幣發行的運作模式。在一次又一次的熱潮中,它以結構創新與機制設計打造出一套相對穩健的生態系,在炒作與投機之外,也嘗試為迷因幣注入更多「可持續性」。這場由 Pump.fun 引領的實驗,或將成為迷因幣經濟的一項新典範。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加密貨幣走勢惡化:以太幣(ETH)跌破200日線、柴犬幣(SHIB)遭鯨魚拋售、比特幣(BTC)恐難守10萬美元

比特幣(BTC)跌破近四月新低 分析師預警2025年難破12.5萬美元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