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VanEck 的說法,交易所比特幣庫存迅速下滑,或將引發歷史性供應枯竭
隨著比特幣(BTC)價格接近歷史新高,市場正面臨潛在的「供應短缺」壓力。根據傳統金融機構 VanEck 旗下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馬修·西格爾)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平台 X 發表的評論指出,「比特幣幾乎從市場上消失了」,並警告未來幾週可能更難在交易所取得比特幣。
西格爾進一步表示,10 月 6 日前後,投資人很可能會發現各大交易所上的比特幣存量趨近枯竭,建議「現在是進場買入的好時機」。當一名網友質疑類似的「供應短缺說」已流傳多年時,他回應稱自己「今天真的接到來自交易所的電話,他們希望買比特幣,但我們選擇不賣」,強調市場上的購買壓力已非常真實。
評論:西格爾的言論呼應了近期機構與高資產投資人積極從交易所提幣、選擇「自我託管」趨勢,使得交易所可流通的比特幣數量持續下降,可能形成潛在的「賣方壓縮」。這種「流動性不足」狀態被認為是推升價格的重要觸媒。
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截至撰稿時,比特幣報價為 12 萬 2,179 美元,單日漲幅達 1.52%,與歷史高點 12 萬 4,457 美元僅相差 1.89%。同日最高價一度觸及 12 萬 3,944 美元,反映出市場熱度強勁。日間總交易量亦增至 735 億 1,000 萬美元,日增 1.12%。
交易熱度升溫的另一推手,是來自機構的槓桿操作。目前比特幣相關衍生品市場的未平倉合約金額約為 453 億美元,顯示投資人普遍預期後市將續創新高。
倫敦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分析師 Geoff Kendrick(傑夫·肯德里克)則在最新報告中預估,比特幣有望於 2025 年底前站上 20 萬美元水準。他指出,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上升乃至總體經濟不穩,或將強化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從整體趨勢看,市場更關注這一波供應下降是否將帶來長線「結構性價值重估」,而不僅僅是短期價格波動。市場中開始流傳「Uptober(10 月上漲行情)」的新詞,反映出投資人對當月可能成為比特幣轉折點的樂觀情緒。
關鍵詞:比特幣(BTC)、供應短缺、VanEck、機構投資、自我託管、槓桿交易、渣打銀行、Uptober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