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EC因政府預算僵局進入關門狀態 加密貨幣ETF審查全數暫停

SEC因政府預算僵局進入關門狀態 加密貨幣ETF審查全數暫停 / Tokenpost

受到美國政府預算案處理停擺影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於 3 日(當地時間)正式啟動機構「關門」(Shutdown)程序。此舉恐將導致包括ETF審核在內的加密貨幣相關監管與核准流程全面暫停,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SEC官方於X(原Twitter)平台發布的說明,由於國會未能及時通過預算案,SEC將依照8月訂立的緊急因應計畫,僅保留「必要人力」運作,並在預算案通過前中止所有「非緊急業務」運作。SEC也明確指出,非受影響員工需於首個工作日完成辦公資源整理,準備進入關門狀態。

這項營運中止措施對「加密貨幣」領域影響尤為明顯。在非緊急前提下,SEC將暫停現有訴訟案審理、擱置新的監管規畫,並中止對外國監管機構與自律機構的合作。評論:這意味著現正進行中的制裁與監管調查行動,將在關門期間「事實上停止」,使加密產業在短期內進入「監理真空」。

同時,市場高度關注的「ETF(上場交易型基金)」審查也將受阻,特別以多項待審的 Solana(SOL) ETF 為例,部分市場觀察者原預期本月內可望獲批,但目前已出現顯著延遲的可能性。評論:雖然SEC電子申報平台仍可正常受理申請,但實際審查作業恐將歷時數週甚至更久。

本次SEC啟動關門程序,導火線為美國國會朝野兩黨未能在期限內就預算案達成共識。川普總統主導的共和黨保守派堅持進一步刪減政府支出,與主張維持支出規模的民主黨持續對峙不下,最終導致聯邦政府多個機構,包括SEC在內,只能訴諸「暫時關閉」以因應預算中斷。

儘管監理運作停擺,但部分加密分析師亦提出不同觀點。他們認為,過往經驗顯示「政府關門」往往為「加密市場觸底」的領先訊號,短期內若監管壓力趨緩,甚至可能帶動一波回彈行情。評論:將「監管空窗期」視為回穩契機仍具高度爭議,關鍵仍在市場投資人風險偏好是否回暖。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