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於 10 月 1 日(當地時間)因預算法案遭國會否決,正式進入政府停擺(Shutdown)狀態。然而,即使面對突如其來的政治混亂,整體加密貨幣市場卻表現穩健,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主要數位資產維持穩定價格區間,展現出「市場內性」逐漸增強的跡象。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美國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各自提出的支出法案均未能通過參議院,導致政府在當地時間 10 月 1 日凌晨零時一分進入部分業務停擺。數十萬名非關鍵性聯邦公務員面臨無薪休假,包含統計機構與經濟部門在內的主要政府機構亦暫停部分業務運作。
儘管如此,市場反應出人意料地冷靜。比特幣於亞洲盤時段一度觸及 11 萬 4,700 美元的高點,隨後略為回跌;以太幣則於短時間內回升至 4,200 美元附近,近期多於 4,140 美元區間震盪。其他主流山寨幣表現亦多為輕微波動,維持日常市場波幅。
多位分析師指出,此次市場未出現劇烈震盪,顯示出整體加密市場「已脫胎換骨」。與 2018 年政府停擺期間相比,當前投資人更重視美國聯準會政策變化等「宏觀因素」對風險資產的長期影響,反應更加理性。
評論:這反映市場進入成熟階段,對短期政治雜音具備更強承受力。隨著交易機構與資產配置策略演進,加密貨幣的避險價值與金融資產地位也在逐步建立。
不過,經濟學家也提醒,此次僵局短期內恐難化解。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健保補貼與支出削減議題上各持己見,雙方互不相讓。副總統 JD Vance 批評民主黨缺乏妥協意願,強調「這種態度最終導致了政府關門」。
更值得留意的是,此次政府停擺恐將影響即將發布的經濟關鍵數據,如勞動市場報告與通膨率預估。若聯邦統計部門無法如期運作,將導致聯準會在制定政策時「缺乏視野」,並陷入資料不足的局面。
截至目前,「避險資產」黃金表現出色,突破 3,870 美元歷史新高;反觀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走弱,今年累計貶幅已逼近 12%。部分觀點認為,「美元疲弱」將進一步推升比特幣與其他替代資產的吸引力。
一位化名為 Hunt 的市場研究員分析指出:「比特幣與山寨幣的短期走勢可能對類似政治事件敏感,但若聯準會因此態度轉鴿,後續可能引導出積極的風險偏好,反而推動整體市場氣氛回暖。」
事實上,這次停止運作是自 1977 年以來美國政府第 21 次停擺,距離上一次川普總統任內 2018 年造成長達 35 天停工的歷史記錄並不久遠。當年事件對瀕臨「加密寒冬」的市場構成劇烈衝擊,而本次市場的平穩反應,也被部分業界人士視為「加密產業日益成熟」的有力證據。
評論:這場危機的無風無浪,也許正說明——加密貨幣早已不再是情緒化投機工具,而正朝向成為主流資產的道路邁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