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日一度回升至 114,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84 萬元),顯示反彈勢頭初現,但市場內部卻憂心買盤動能正在轉弱,部分鏈上數據與交易行為更暗示短期內可能面臨價格回調風險。
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公司 CryptoQuant 的資料,2024 年底以來,比特幣的「テイカー買量」(Taker Buy Volume,即主動買單數據)持續下滑,進入 2025 年以後更降至新低水準,尤以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Binance)為代表,買方積極性顯著降低。專家指出,這背後反映了交易者信心減弱、賣壓潛伏及對進一步修正的預期等多重因素。
Taker 買量通常用以衡量市場價格下,具攻擊性交易者下單意願。歷史上該指標快速下滑時,多半伴隨價格盤整或下修的走勢。雖然比特幣目前價格維持穩定,但若無足夠新買盤注入、補足動能,反彈行情可能轉為疲軟盤整。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若目前趨勢延續,比特幣短中期內或將邁入「觀望至偏空」階段。相對地,若 Taker 買量出現明顯回升,將有望釋出「多頭反撲」信號。尤其是在 1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390 萬元)以下區間建立起紮實支撐後,新資金若湧入,幣價有機會再度掀起上攻浪潮。
儘管短期面臨調整風險,部分鏈上指標仍暗示「長期看漲」格局未變。以比特幣的 MVRV 比例為例,目前穩定維持在 2.0 水準,處於中性偏低區間,顯示市場並未過熱,可能正處於由資金慢慢吸收籌碼的「蓄勢階段」。同時,長期持有者的拋售行為明顯減少,也支撐了此一看法。
市場研究機構 Bitcoin Vector 則預測,比特幣本月有可能創下歷史新高的月線收盤價,突破 115,800 美元(約新台幣 1,610 萬元)。他們指出,整體基本面持穩,加上一段時間以來風險偏好未明顯惡化,是做多者仍存信心的重要原因。
綜合目前鏈上數據與市場情緒分析,比特幣短期走勢正處於「震盪與修正」之間的微妙平衡。評論:究竟能否恢復足夠的買盤動能,將成為第四季走勢的關鍵轉折點。未來數週觀察 Taker 買量和鏈上活動變化,將是研判市場氛圍的核心指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