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正加速融合,不僅大型銀行積 極部署加密貨幣交易服務,穩定幣業務規模也同步擴張。此外,市場亦愈加重視將通證化資產納入衍生品市場作為抵押品的可行性,使整體格局迅速變動中。
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本週《Crypto Biz》欄目重點觀察幾項重大進展,包括:摩根士丹利(MS)計劃透過旗下子公司 E*TRADE 推出加密貨幣交易功能、摩根大通(JPM)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對穩定幣的潛力做出保留性肯定,以及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就「通證化抵押品」展開監管討論。另方面,MicroStrategy 執行長麥可·賽勒(Michael Saylor)則再次強調對比特幣(BTC)未來的樂觀看法,認為機構資金將推動第四季行情上攻。
摩根士丹利旗下 E*TRADE 預計將於 2026 年起,與基礎設施供應商 Zerohash 合作,正式推出加密貨幣交易服務。該行發言人向 Reuters 表示,用戶將可買賣比特幣(BTC)、以太幣(ETH)、Solana(SOL) 等主流數位資產。這一舉措被視為摩根士丹利積極擴展數位資產領域的「策略性佈局」。
摩根士丹利早於 2020 年以約 13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450 億元)收購 E*TRADE,當時其用戶數量達 520 萬人。評論:這一龐大的投資者基礎有望為未來加密貨幣市場注入大量「潛在流動性」。
隨著服務啟用,E*TRADE 將正式與 Robinhood 展開「正面交鋒」:後者於今年初以約 2 億美元收購歐洲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stamp,積極擴張其交易版圖。身為折扣券商領頭羊,Robinhood 期望憑藉在傳統資產市場的優勢,進一步吸引高資產用戶進入「加密資產生態」。
評論:E*TRADE 的加入不僅擴展服務範圍,更具體代表「傳統金融日益擁抱加密貨幣」。此趨勢意味著加密市場逐步融入合規體系,未來在監管環境、資金分配與投資策略面,將出現實質性轉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