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Slate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雖然加密貨幣市場本週出現短暫休整,但對於持有比特幣(BTC)的部分「資金庫企業(Treasury companies)」而言,情況則更加嚴峻。一些專門持有數位資產的公司,因市場接近飽和和投資人對商業可持續性的擔憂,市值已蒸發逾九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持有最多比特幣的公司 Strategy。根據報導,該公司股價自 2023 年 11 月盤中最高點 543 美元(約新台幣 24,400 元)以來,已下跌約 45%。相較之下,比特幣自當時創下歷史新高 99,000 美元後(約新台幣 270 萬元),至今仍維持約 10% 的漲幅。比特幣在去年 12 月以來多次突破歷史新高,甚至在 8 月觸及 123,000 美元(約新台幣 337 萬元),展現強勁的上升趨勢,然而 Strategy 股價卻遲遲未能回升至既有高點。
專家普遍認為,這種分歧現象凸顯出「單純持有比特幣作為企業營運策略」的局限。評論指出,儘管比特幣本身價值上升,但資金庫企業缺乏多元獲利模式,讓投資人對其長期營運能力產生疑慮,進而導致股價表現疲軟。若此趨勢持續,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企業面臨重估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下跌即便發生在川普總統公開支持加密貨幣、全球監管寬鬆信號釋出的背景下,仍無助於扭轉股價走弱的趨勢。評論認為,這顯示出,即便整體加密市場看似回暖,僅憑市場回升難以挽救資金庫企業的股價頹勢。
關鍵詞:比特幣、資金庫企業、市場修正、Strategy、股價下跌、投資模式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