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經濟日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香港近期實施的穩定幣新規引發市場關注,被指出可能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鏈上衍生品交易產生不利影響。星展銀行(DBS)香港區執行長塞巴斯蒂安·帕拉德斯(Sebastian Paredes)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新的法律規範對於資金洗錢防制(AML)與客戶身分驗證(KYC)要求極高,恐將大幅限制使用「穩定幣」進行衍生品交易的空間。
帕拉德斯指出:「在現行的本地法規體系下,若要在區塊鏈上以穩定幣為基礎資產進行衍生品交易,實務上幾乎是不可行的。」他強調,星展銀行將持續觀察當前的法規動向,並將重點放在建構符合合規要求的「穩定幣」基礎設施上,推動合法且安全的數位資產環境。
此次回應發生於香港政府自 8 月 1 日起全面實施穩定幣相關立法之際。根據新法規,未經核准的穩定幣發行、推廣行為將受到刑事處分,同時,當局也公佈官方註冊名單,以強化該產業的監理力度。此舉展現政府打擊非法流通並確保金融「穩定性」與「透明度」的決心。
然而,新規上路也引來行業不滿。多家在香港設立業務的穩定幣公司指出,原以為法規僅為象徵性舉措,沒想到落實程度超出預期。部分公司透露因應法規調整,導致「營收出現兩位數百分比下降」,對業務造成明顯衝擊。
評論:穩定幣的「法規環境變動」對 DeFi 生態系可能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政府希望透過嚴格監管提高整體市場信賴度,為數位資產成為主流鋪路;另一方面,過度限縮的政策也恐抑制創新與擴張速度,對「鏈上衍生品」發展構成阻力。
總體而言,香港此舉旨在打下全球「數位資產中心」的基礎,但業界普遍呼籲,政策設計應在「金融安全」與「市場活力」間找到平衡點,以利「穩定幣」及 DeFi 領域健康發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