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場面臨利率震盪與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儘管金價自年初以來已飆升 39%,但根據最新報告,⽐特幣(BTC)的「風險調整報酬率」表現依然優於傳統避險資產黃金,顯示其長期投資潛力不容小覷。
根據 The DeFi Repor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研究指出,從「夏普比率」與「索提諾比率」兩項衡量投資表現的指標來看,⽐特幣皆明顯領先黃金。夏普比率能評估在相同風險下資產帶來的超額報酬,而索提諾比率則更加著重資產下跌時的風險控制,為衡量投資效率的重要工具。
以過往數據為例,⽐特幣在 2017 年多頭行情中的報酬率高達 1,300%,當時夏普比率達到 1.4。相較之下,黃金同期僅上漲 13%,夏普比率僅為 0.8。2020 年,⽐特幣在半年內暴漲 214%,推升索提諾比率超過 3.0;而黃金僅上漲 7%,投資報酬遠遠落後。
報告撰寫者 Michael Nadeau(麥可·納多)指出,「黃金的年平均夏普比率通常介於 0.6 至 0.9,呈現相對穩定趨勢,但漲幅潛力有限;索提諾比率多數情況也未超過 1.5。」他補充,儘管黃金具備一定的抗跌性與資本保存特性,但在「報酬效率」上仍不及⽐特幣。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特幣年平均波動率高達近 80%,但其上漲空間與價格回彈能力,卻展現出獨特的「非對稱性波動」特徵。納多表示,「這種結構特性,對追求報酬的投資人而言格外具有吸引力。」他進一步指出,相較於黃金僅能對抗通膨,⽐特幣更具備「全球流動性、24 小時交易環境,以及索提諾比率優勢等完整資產配置特性」。
此外,報告也提到世代偏好差異。千禧世代與 Z 世代更傾向於選擇具有限量供應(2,100 萬枚)、容易交易並具有全球可及性的⽐特幣,而嬰兒潮世代仍多偏好傳統的貴金屬資產。納多總結道:「若目標是資本保值,那黃金依然稱職;但若追求高報酬且能承擔波動,那⽐特幣或許是更適合的選擇。」
評論:此報告凸顯了加密貨幣與傳統避險資產之間的差異,強調⽐特幣不只是一種新興數位資產,更在「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方面展現出明顯優勢。這不僅挑戰了黃金長期以來的地位,也為資產配置帶來新的啟示。
總結來說,數據顯示,⽐特幣不僅在報酬表現上勝出,更透過「⾼波動、⾼回報」與「非對稱性風險」賦予投資人更具優勢的選擇,或許是時候將這項數位資產納入長期投資的布局之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