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據指引重新撰寫的加密貨幣新聞稿,保留原始資訊並採用繁體中文呈現:
全球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傳考慮導入「交易可逆性」機制,引發加密社群熱議其是否違背去中心化精神。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報導,Circle 總裁希斯·塔伯特(Heath Tarbert)表示,公司正在研究一套新系統,允許即使交易已完成,也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撤銷或「回滾」交易。該機制目的是因應詐騙、駭客攻擊或技術錯誤而導致的資產損失,並為用戶提供額外保障。
塔伯特指出,目前公司正在思考如何在資產能即時傳送的同時,仍確保最終結算的有效性與完整性。他強調,在交易的「即時完成」與「不可更改」之間,存在根本性的緊張關係。
支持者認為,這項機制可望提升受害者的保障,同時增加大眾對加密資產的信任,尤其是穩定幣作為實用型數位貨幣,要更廣泛進入法規框架,某程度的中心化干預似屬不可避免。然而,反對者則批評此舉破壞區塊鏈「不可逆」與「去中心化」的核心理念,質疑一旦發行商或驗證人能單方面撤銷交易,將對整體信任層造成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發生於 Sui 生態系統的資安事件,也再次引發相關爭論。今年 5 月,去中心化交易所 Cetus 遭駭客入侵,損失高達 2.2 億美元。然而,Sui 區塊鏈的部分驗證人及時凍結其中 1.62 億美元資產,成功避免更大規模擴散。隨後,該社群通過治理提案,決定將凍結資產返還原始項目。評論:這樁事件被認為是「有限度的中心化介入」可在緊急情況下發揮正面作用的實例。
Circle 的構想顯示出加密產業正嘗試從「絕對不可逆性」過渡至更具彈性的風險管理結構。評論:這或許標誌著區塊鏈設計理念的一次重大「調整」,但目前仍無明確標準來定義哪些情況下可回滾交易,亦不清楚由誰來決定與實作,未來相關制度一旦落地,勢將掀起對加密基礎信任結構的重新檢視。
關鍵詞:Circle、交易可逆性、去中心化、穩定幣、資產保護、Sui、區塊鏈治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