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金融時報》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美國知名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正在測試一項具高度爭議性的功能:允許用戶「可撤銷的交易機制」。這一實驗震撼了整個加密貨幣業界,因為若此功能最終實現商用,將可能動搖區塊鏈「不可變性」的核心理念。
Circle 正在開發一個讓用戶在需要時能退回交易的「退款機制」,這與區塊鏈長期以來強調「交易一經完成即不可更改」的特性背道而馳。雖然此特性一直被視為區塊鏈的強項,但為了迎合傳統監管要求與提升用戶保護,一些企業正試圖重新定義「不可撤銷」的界線。
Circle 總裁海斯·塔伯特(Heath Tarbert)表示:「傳統金融體系仍然具備許多是目前加密貨幣尚未吸收的優勢。實現交易可撤銷性,是區塊鏈邁向大眾金融的一步。」塔伯特曾任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長期倡導金融規範化,並積極將傳統金融邏輯導入加密產業。
不過,業界對 Circle 的動作意見分歧。一些風險投資人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這種機制令人「反感」,直批這種作法過於接近「中央集權式系統的規則操控」。事實上,Circle 在今年 8 月推出的自家區塊鏈專案 Ark 也因為過度集中化而遭到批評,有聲音甚至稱其「不配稱為真正的區塊鏈」。
根據報導,Circle 測試的功能要求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有一名第三方法律專家的介入才可撤銷交易。這種設計雖被標榜為「在不破壞區塊鏈一致性下的限制性介入」,但外界對於潛在「治理風險」與「審查爭議」仍抱持高度疑慮。評論:雖然法律專家介入提升了交易復原的審慎性,但也無可避免地引入管控與審查的門檻,將區塊鏈推往中心化的方向。
此外,Circle 也在開發另一項旨在提升匿名性的隱私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隱藏部分交易金額,使資金流動更具私密性。儘管如此,Circle 強調該交易過程仍可在區塊鏈上驗證整體結構,兼顧隱私與透明。
在目前圍繞穩定幣的監管爭議愈演愈烈,包含旅行規則(Travel Rule)、隱私保護及交易透明度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之際,Circle 推出的這些實驗性功能,又再次引起「去中心化理念」與「實用性取向」之間的核心辯論。評論:此舉讓人重新思考,區塊鏈究竟應堅守原則,還是為實際應用作出讓步?未來各大加密資產項目的方向將可能取決於這場價值辯論的結果。
文章關鍵詞:Circle、穩定幣、交易不可更改性、區塊鏈治理、交易撤銷功能、區塊鏈隱私功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