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年底 Fusaka 升級登場 布特林:PeerDAS 技術將解決資料可用性瓶頸

以太幣(ETH)年底 Fusaka 升級登場 布特林:PeerDAS 技術將解決資料可用性瓶頸 / Tokenpost

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近日表示,預計於今年 12 月推出的「Fusaka(푸사카)」硬分岔升級,將大幅優化以太坊的「擴展性」問題。此版本升級最大的亮點在於,節點無需下載完整區塊鏈數據,即可驗證資料可用性,被視為進一步提升網路效能的重要進展。

根據布特林於 2 日在 X(前推特)上的發文指出,Fusaka 升級的核心為 PeerDAS(Peer Data Availability Sampling),旨在透過「抽樣驗證」方式,解決當前以太坊主網長期受到關注的「資料可用性瓶頸」。他表示:「PeerDAS 是首次嘗試在實時區塊鏈中實現一種極度非典型的架構,其目標不再要求單一節點下載所有資料。這將成為 Layer 2 延展性的重要推進器,並有望進一步改善 Layer 1 承載能力。」

傳統機制下,節點需接收完整資料方能驗證交易,但 PeerDAS 則以統計學方式抽樣網絡中稱為「Blob」的資料,來推斷資料是否存在,有效節省傳輸頻寬並提升整體運作效率。這項機能已於今年 1 月被納入以太坊改進提案 EIP-7594,其中也強調「提供額外的資料可用性,是支撐 Rollup 式 Layer 2 系統擴展性的重要支柱」。

布特林的發言是回應投資機構 Dragonfly 數據負責人穆里耶(Hildebert Moulié)的貼文內容。穆里耶指出,以太坊近期首次達成「每個區塊達成 6 顆 Blob」的里程碑,代表網絡活躍程度顯著攀升。根據他的觀察,這一趨勢可能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所推出的 Layer 2 網絡 Base,以及生物識別專案 Worldcoin(世界幣)等平台使用量增加有關。

所謂「Blob」(Binary Large Object),是一種用於高效儲存大型二進位資料的格式,已於 3 月份實施的 Dencun 升級(EIP-4844,又稱「Proto-DankSharding」)中正式導入以太坊鏈上,其主要功能為降低 Layer 2 Rollup 的交易費。

評論:從「Blob」與 PeerDAS 的逐步導入可看出,以太坊正積極朝更高效、低成本與可擴展的方向邁進。在整個 Layer 2 生態系統快速擴張之際,底層架構的演進成為關鍵。市場將密切關注年底 Fusaka 升級後,是否能帶動以太坊迎來新一波應用成長與交易活力重燃。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