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或成超級週期關鍵推手:機構資金湧入撼動比特幣(BTC)減半邏輯

以太幣(ETH)或成超級週期關鍵推手:機構資金湧入撼動比特幣(BTC)減半邏輯 / Tokenpost

隨著數位資產投資門檻逐漸降低,加密貨幣市場可能正邁入首個長期上升週期,亦即所謂的「超級週期(Supercycle)」。據業界觀察,這一波趨勢受到機構資金大量流入與 Web3 生態系新型交易商品多元化的驅動,甚至有專家認為,這可能將打破過去以每四年一週期的「比特幣(BTC)減半循環」為核心邏輯的市場模式。

若「超級週期」真的形成,未來的加密貨幣市場將走出以往圍繞減半事件發展的軌跡,進入全新成長格局。不僅是比特幣,以太幣(ETH)在此輪變化中也占有關鍵地位。根據全球最大的乙太坊礦業公司之一 Bitmain Immersion Technologies 的分析,「超級週期的導火線正是華爾街對區塊鏈的接受度不斷上升。」

Bitmain 指出,「首要驅動因素是傳統金融業正快速進入區塊鏈領域」,一旦機構開始大規模配置以太幣,其採用速度可能會呈現爆炸性成長。例如,資產管理巨頭黑石(BlackRock)透過其發行的比特幣和以太幣 ETF,每年創造約 2 億 6,000 萬美元(折合約 3,614 億韓元)的營收,顯示出機構需求正在穩健擴張的結構性趨勢。

不過,對「超級週期」的前景,金融市場內部仍然存有分歧。有些華爾街投資人仍持保留態度。美國大型投資銀行花旗集團近期預估,今年底以太幣的目標價為 4,300 美元(約 5,977 萬韓元),明顯低於該幣於 8 月 24 日創下的歷史新高 4,953 美元(約 6,866 萬韓元)。

儘管主流金融圈對此尚無共識,但不可否認的是,加密貨幣市場正身處一場制度性資金持續湧入的結構性轉變中。以太幣進入「超級週期」的可能性,不再只是市場的樂觀看法,更是在技術成熟、監管明確化等宏觀動態的推動下,逐漸浮上檯面的可能場景。

評論:若以太幣真能成為推動「超級週期」的關鍵核心,其背後代表的不僅是加密市場走向成熟,也可能讓區塊鏈技術在全球金融基礎架構中扮演更深遠角色。未來是否真能跳脫「比特幣減半」為核心的週期依賴,將成為觀察市場演變的重要指標。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