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市場進入 10 月之際,以太幣(ETH)與瑞波幣(XRP)何者為更佳投資標的,再度成為市場熱議焦點。兩者目前分別位居僅次於比特幣(BTC)的第二與第三大加密資產,市場的關注則聚焦於 ETF 進展與技術指標變化等多項因素。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數據,至 9 月 23 日為止,以太幣的市值來到 5,0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5.9 兆元;而瑞波幣則報 1,7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4 兆元;至於比特幣的市值則高達 2 兆 2,5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70.9 兆元)。
值得一提的是,以太幣與瑞波幣如今的市值,分別已超越部分全球大型企業。以太幣的市值甚至高於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XOM)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BAC);瑞波幣也一度超車軟銀等企業。這意味著,這兩種加密資產正逐步從單純數位貨幣,轉型為全球投資組合中的重要資產類別。
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以太幣目前呈現「強勢訊號」。根據 TradingView 的技術指標分析,截至 9 月 23 日,以太幣的價格高於 20 日、50 日、100 日與 200 日移動平均線,給出明確「買進」訊號。反觀瑞波幣,則出現若干轉弱跡象,在 20 日指數移動平均(EMA)、50 日簡單移動平均(SMA),與 9 日赫爾移動均線(Hull MA)下方盤整,使市場開始出現觀望情緒。
在 ETF 發展方面,以太幣同樣領先一步。根據 Farside Investors 的統計,自 9 月下旬開始,以太幣 ETF 連日錄得資金淨流入。與此同時,瑞波幣的首檔 ETF 雖於 9 月 18 日正式上市,並引起話題,但市場反應偏向「利多出盡」型態。ETF 上市當日,XRP 價格非但未反彈,反而出現一波下跌,部分分析指出,原持幣者大舉轉倉至 ETF 產品,是造成價格承壓的主因之一。
回顧過去,以太幣在先前 ETF 上市後,也曾歷經一至兩個月的價格回調期,加上市場預期 XRP 可能步入類似修正循環。因此,ETF 雖具長期正面意義,但短期內反而可能成為現有持有人實現利潤的契機,提醒投資人勿將其視為立即拉抬行情的動力來源。
另一方面,包括以太幣與瑞波幣在內的加密市場,於 9 月 22 日集體出現劇烈波動。當日約有 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70 億元)的槓桿合約遭到清算,引發整體幣價震盪。這也顯示出,在高波動市場環境下,兩者仍須進一步證明其「抗跌性」。
評論:綜合技術分析、市場結構與 ETF 資金動向,目前以太幣在基本面與短期趨勢上相對具有優勢。不過,加密貨幣波動性極高、政策與消息面連動性強,投資人應避免過度集中單一資產,同時採取良好風險控管策略,以因應潛在的不確定變數。
結語:隨著 10 月行情逐步展開,若從資金流、技術圖形與市場氛圍觀察,以太幣短期優勢浮現,但瑞波幣亦具長期潛力。投資人仍應謹慎評估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後,再行布局。關鍵詞:以太幣、瑞波幣、ETF、市場趨勢、技術分析。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