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坊創辦人力挺 Base 去中心化戰略:非交易所、無資產託管風險

以太坊創辦人力挺 Base 去中心化戰略:非交易所、無資產託管風險 / Tokenpost

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Vitalik Buterin(維塔利克·布特林)近期對以太坊Layer2擴容方案「Base」的「去中心化戰略」給予高度評價。此前,外界質疑Base的交易順序編排機制(Sequencer)過於集中,類似中心化交易所,對此,Buterin則認為Base充分體現了「以太坊核心理念的項目精神」。

根據 Buterin 於24日(當地時間)透過 X(前稱 Twitter)發文指出:「Base 作為Layer2,雖透過中心化功能強化使用體驗,但同時連結至以太坊去中心化的基礎安全性,這是一種理想設計。」他強調,由於用戶資產並非由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直接託管,因此,不存在資金被挪用或限制提領的風險。Buterin進一步表示,真正的Layer2應僅提供非託管式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以太坊的擴展工具,而非交易平台。

這番言論,正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專員 Hester Peirce(黑斯特·珮爾斯)於近期一集 Podcast 中指出,Layer2中的Sequencer職能與交易所類似,其具備「控制撮合引擎」的潛力,因此可能觸及監管範疇。不過她也坦言,只要交易資產不屬於證券範疇,SEC所能施加的監管便相當有限。

對此,Coinbase 首席法務官 Paul Grewal(保羅·格雷沃)提出反駁,主張Layer2是「通用區塊鏈基礎設施」,與交易所性質截然不同。他表示,SEC對交易所的定義是「促進證券買賣雙方交易的系統」,而像Base此類L2僅負責處理與集合用戶執行的鏈上交易,包括智能合約的呼叫,並不介入用戶之間的特定撮合行為。

Grewal 更將此比擬為亞馬遜雲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強調:「就算交易所應用程式部署在 AWS 上,並不代表 AWS 本身就是交易所。」同理,雖然Base可能承載交易應用程式,但本身不具備成為交易所的條件。

評論:隨著Layer2解決方案的快速擴展,「Sequencer的中心化風險」日益成為監管與業界關注焦點。然而在以太坊社群內部,普遍仍將L2視為建立在「去中心化原則基礎上的擴容基礎設施」。未來,Base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法規合規,將成為影響整個區塊鏈生態與監理政策的一大關鍵。

關鍵詞:Base、Layer2、去中心化、以太坊擴容、Vitalik Buterin、交易所監管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以太幣(ETH)挑戰5,000美元關卡 市場寄望率先扭轉頹勢

比特幣(BTC)升級引爆爭議:吉米·宋批評解除 OP_Return 限制違背去中心化理念

斯里尼瓦桑:網路經濟將取代傳統經濟,科技七巨頭領漲標普 500

比特幣(BTC)整理蓄勢待發?技術分析與長期持有者數據揭露潛在上漲動能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