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共同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近日談及當今網路與社群媒體日益惡化的「毒性文化」,他認為這一現象摘示了互聯網從社群驅動走向資本主導所帶來的結構性轉變。他回顧 Web1.0 時期的「早期互聯網純真精神」,並指出現今的問題,源自於以「資本為核心的設計結構」以及「內容消費與互動方式」的改變。
根據布特林表示,Web1.0 時期的網路雖然功能有限,但使用者間往往以自主探索為主,並形成基於共享與興趣的社群。在矽谷巨頭尚未壟斷內容分發之前,網頁大多著重於資訊分享,而非追求盈利。他指出,相較過去,現今如臉書(Meta)、亞馬遜(AMZN)、谷歌(GOOGL)等企業,透過演算法將內容主動推送給消費者,讓用戶的不少選擇權被剝奪。
對此,布特林進一步指出,「短、快、情緒化」的內容已成為當道趨勢,導致互聯網出現過度強調情感刺激和迷因(meme)的現象。他認為這是平台吸引更廣大用戶群而採取的「商業策略」,最終結果卻是導致「內容品質下降」。
然而,他也不將一切歸咎於資本主義。他補充強調,如 Reddit 上那些追求資訊與知識的右曲線(right-curve)群體,同樣在無意間加劇了結構失衡。布特林指出,從資訊提供者與使用者兩端都可以觀察到,「網路設計邏輯與用戶組合」的變化,共同催化出現今的失控生態。
評論:布特林的觀點呼應了其一貫推崇的去中心化理念,他不僅質疑平台式網路經濟帶來的社會與文化退化,也在鼓勵重新思考網路治理與社群架構的未來。本次發言強調的「數位生態健康性」與「文化方向性」,傳達了超越技術革新的更深層訴求。
布特林這番言論象徵,他對區塊鏈的願景不僅是技術工具的進化,更是一套重新定義網路結構與數位參與規則的倡議。在資本力量主導的平台時代,他對 Web3 世界的呼籲,顯得格外重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