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平台 Arkham 的資料顯示,一個可追溯至 2012 年的比特幣(BTC)「老鯨魚」錢包,近日在沉寂長達 13 年後首度轉移資產,隨即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該錢包購入的比特幣原始價約為 12.22 美元,截至目前價格,約錄得高達 640,000% 的驚人報酬率,進一步凸顯早期持有者資產潛力。
根據動態追蹤,該錢包本次共轉出 312 枚比特幣,依當前市值換算約 487 億韓元(約 3,540 萬美元)。其中 132.03 BTC(約 205 億韓元)被轉至一個新地址,5 BTC(約 8 億韓元)則匯入美國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其餘 175 BTC 仍保存在原始錢包地址。
這一動作引來市場關切的另一原因,是該錢包自 2012 年創建以來幾乎未曾進行過主動轉帳。雖曾有零星交易記錄,但多被視為來自釣魚攻擊或幣混合服務的「塵埃轉帳」,本次則是首次出現大額資產轉移。
評論:這類老錢包的移動不僅喚醒市場對比特幣早期參與者的關注,也提醒投資者「時間」在加密資產價值倍增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此次事件也再次喚起市場對「長期持有」(HODL)策略的信心。當初僅投入約 5,400 美元的資金,13 年後竟轉化為逾千倍的報酬,表明長期持幣策略對部分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此外,有觀察者指出,這一系列近期激活的老錢包可能代表「比特幣鯨魚世代交替」的開始。多個早期錢包正在逐漸活躍,可能因資產整合、世代轉移或投資組合重整等因素所致。這些變化可能為市場帶來潛在的不確定性。
評論:鯨魚級資產移動的背後,往往涉及深層策略考量,也可能影響市場情緒。若趨勢持續,對中長期市場格局恐將帶來實質影響。
另一方面,在川普總統針對加密政策表露開放立場的背景下,也有分析認為這些鯨魚的行動,未來恐受到美國監管方向轉變的影響,導致資產策略提前調整。
總體而言,此次錢包啟動事件提供了一個窗口,讓人重新思考持有比特幣所代表的「時代價值」。它證實了許多早期比特幣持有者仍處於未揭示狀態,何時活躍、以何形式重返市場皆難以預測,然其潛在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