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穩定幣 USDH 發行權爭奪戰升溫:BitGo、OpenEden 正式參戰,Hyperliquid 生態投票本週登場

穩定幣 USDH 發行權爭奪戰升溫:BitGo、OpenEden 正式參戰,Hyperliquid 生態投票本週登場 / Tokenpost

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協議 Hyperliquid 推動的穩定幣 USDH 發行權爭奪戰中,近日再有兩家重量級參與者加入,使競爭更加激烈。根據 The Block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加密貨幣託管公司 BitGo 和實體資產代幣化平台 OpenEden 已正式擬定提案參與競標,使競爭者總數增至 8 家。

目前 Hyperliquid 生態系中持有逾 589 億美元(約新台幣 82 兆元)的穩定幣資產,其中高達 95.56% 為 USD Coin(USDC)。為確定未來 USDH 的發行主體,Hyperliquid 將於本週四至週日進行社群投票。

除了 BitGo 和 OpenEden,競爭隊伍還包括 Etana、Paxos、Frax、Agora、Native Markets 與 Sky,每家皆提出不同治理與收益分配規劃。尤其 OpenEden 代表 Jeremy Ng 坦言,他們計劃將 USDH 所產生的全部收益回饋至 Hyperliquid 生態系,當中包含進行 HYPE 代幣的回購作業(buyback program),回購後將分配給生態驗證人。此外,為激勵用戶參與,OpenEden 並承諾分配其平台幣 EDEN 3% 作為額外獎勵,且預留後續增配空間。

在資產托管安排上,OpenEden 承諾以美國國債短期基金作為 USDH 支撐資產,並由紐約梅隆銀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擔任資產託管機構。此外,他們透過與 Chainlink(LINK)、AEON Pay 和 Monarch 資產管理等機構合作,積極拓展 USDH 的應用場景,並推動鏈上採用。

另一方面,BitGo 的提案則更注重「準備金多元化」與「跨鏈功能」。他們計劃將 USDH 以美元高流動資產、銀行存款與短期國債等方式出租與營運,並結合 Chainlink 的 CCIP 協議實現跨鏈部署。同時,BitGo 也會將收益的一部分用以購買與質押 HYPE 代幣,而他們會從整體準備金中收取 0.3% 作為管理費。值得注意的是,BitGo 特別強調自身在中東、歐洲與亞洲多地擁有合法監管授權,這將是他們在合規性方面的重要優勢。

目前社群支持率最高的仍是 Native Markets,其擁有 33.73% 的投票權重,雖暫居領先地位,但其提案中的部分內容正遭到爭議。Native Markets 計劃將 USDH 準備金收益的 50% 用於回購 HYPE,另外 50% 則作為「援助基金」,但此提案被質疑曾與某些利益方私下達成協議,缺乏透明度。

就此情況,Dragonfly 資本的執行長 Haseeb Qureshi 表示,有參與者反映,在投票開始前只有 Native Markets 的方案被真正考慮,質疑這場競標是否存在「預設立場」的問題。不過,區塊鏈數據公司 Nansen 執行長 Alex Svanevik 隨即駁斥此說法,強調團隊始終與社群進行開放對話,也鼓勵各方提交不同提案,否認選擇過程有偏頗。

評論:這場 USDH 發行權之爭,不僅關係到 Hyperliquid 將如何打造自身的穩定幣體系,更牽涉生態中原生代幣 HYPE 的未來價格走勢與分配邏輯。穩定幣作為 DeFi 架構中的關鍵組件,其設計與治理,也反映出平台去中心化願景是否能真正落實。

最終,無論是 OpenEden 以「利潤全回饋」打動社群,或是 BitGo 憑藉合規與跨鏈基礎建設脫穎而出,這場競標的結果都將成為 Hyperliquid 能否在穩定幣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轉捩點。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