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harplink Gaming:機構投資人正加速理解以太幣(ETH) 作為Web3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角色

Sharplink Gaming:機構投資人正加速理解以太幣(ETH) 作為Web3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角色 / Tokenpost

機構投資人對於比特幣(BTC)向來信心十足,主因是其具備「數位黃金」、「稀缺資產」及「非關聯性資產」等明確敘事,讓多數資產管理公司能快速建立信任。但相較之下,以太幣(ETH)雖具備強大潛力,其架構與用途更為複雜,因此機構在投入前需經歷更長的評估與理解過程。

根據 Bankless 的節目訪談,Sharplink Gaming 的聯席執行長約瑟夫·沙隆(Joseph Chalom)近期分享了機構進入以太坊生態的歷程。他作為前黑石(BlackRock)主管深知傳統金融的投資習性,他表示:「以太幣之所以不易推廣,是因為它並非比特幣那樣容易解釋,機構需要花較多時間去理解它的本質。」

比特幣已有逾十年歷史,具備稀缺性、抗審查性與避險功能,加上與傳統市場低相關性,使其在投資組合中較容易找到定位;但以太坊出身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數位資產基礎建設的概念,更多作為金融基礎構件與生態平台,對機構而言不再只是可以「儲存」的資產,而是一種需理解其系統與功能後才能投資的「金融基礎設施」。

沙隆指出,若將網路的發展比喻成三個階段,Web1 為閱讀式網路、Web2 為互動式網路,那麼Web3正是資產、DeFi與穩定幣運作的基底,而以太坊正是Web3的核心。他認為機構若要買進以太幣,前提是必須先理解其如何形塑「下一代金融系統」,此一教育過程尤其關鍵。

以太坊現已成為數位經濟的關鍵平台,包括進入通縮結構、以太幣銷毀機制,以及大量協議與資產皆在該網路上建構等因素,都強化其基礎價值。沙隆強調:「機構投資人在接納以太坊前,首要學習的是它在金融轉型中的地位與用途。」

Sharplink Gaming 目前持有約36億美元(約新台幣5,040億元)的以太幣,是僅次於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持有約8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持幣者。

沙隆補充表示:「再過十年,以太坊的價值不僅會比現在更高,還將反映其在區塊鏈與金融科技生態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顯示機構投資資金正逐步流向 ETH,也為其長期潛力奠下基礎。

雖然比特幣的敘事直接有力,但以太坊作為未來式金融架構的一環,需要更多的教育與認知建立。而這樣的理解,正在逐步深化,以太幣的價值也隨之迎來新階段。

關鍵詞:以太幣、機構投資、Sharplink Gaming、Joseph Chalom、Web3、數位資產、生態基礎設施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