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離婚分產新難題: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加密貨幣資產如何公平分配?

離婚分產新難題: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加密貨幣資產如何公平分配? / Tokenpost

隨著數位資產日益普及,像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加密貨幣在離婚程序中所牽涉的分配問題,也逐漸成為現實議題。根據多國的法律規定,包括南韓與美國在內,加密貨幣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其價值與現金及不動產相當。然而,要存取這類資產的「私鑰」具備不可切割的特性,使加密財產的分配面臨技術與法律的雙重挑戰。

私鑰可視為加密貨幣錢包的「唯一密碼」,由一串長字元組成,既代表資產擁有者的簽章,也扮演解除錢包鎖定的角色。若將私鑰分享給他人,即形同轉讓整體所有權;而一旦遺失該私鑰,則無法再次存取該筆資產。換言之,所謂「一人一半」共持私鑰的作法,與傳統財產分割的概念並不相容。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離婚案件中出現加密貨幣爭議。儘管區塊鏈資料本質上具有公開透明性,但加密錢包的匿名性與追蹤門檻仍讓許多另一方不易察覺其存在。不過在現今,透過區塊鏈鑑識(Blockchain Forensics)等技術,許多潛藏的加密資產已逐步被追蹤與揭露,甚至已可做為法律證據主張財產主權。美國與南韓等主要司法體系正與專業調查公司密切合作,希望進一步擴大此類數位資產在法律框架中的適用範圍。

那麼,在無需切割私鑰的情況下,又可如何實現安全且公平的資產分配呢?其中一個被提出的可行方案是「Shamir 私密分享機制(Shamir’s Secret Sharing)」。此技術能將私鑰透過加密形式拆分成多段,僅需集滿特定數量的片段,即可還原原始私鑰。另外,像「多重簽章(Multisig)錢包」與「受託保管合約(Custodial Agreement)」等工具,也被廣泛應用於婚姻財產分割當中。這些機制能讓雙方在未取得彼此同意的情況下,無法擅自搬動對方的加密資產。

這些技術的運用,不僅有助實現公平分配,也在保護資產與維繫雙方信任層面具有極大助益。如川普總統推出的「Donald Trump 收藏系列 NFT」所示,數位資產除了具備金錢價值外,還可能承載一定的情感意義,進一步凸顯其在分配過程中所需的審慎處理。

總體而言,加密貨幣已不再只是「資產價格」的問題,而是一種牽涉法律、技術與情感的「複合性資產」。尤其在離婚這類高度敏感的情境下,圍繞數位資產的安全處理與公平分配機制,也正迅速發展並朝向更具彈性與實用性的方向演進。

(資料來源:韓媒報導,6 月 24 日)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