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5 年後,黃金價格迅猛上漲,掀起傳統資產熱潮,甚至一度凌駕於加密貨幣市場之上。著名黃金支持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指出,在短短兩個月間,黃金市值暴漲至約 4.2 兆美元,幾乎與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持平。這一現象令黃金投資重新受到關注,也顯現數位資產在當前市場中的相對劣勢。
根據市場數據顯示,黃金自年初以來已上漲超過 54%,表現不僅勝過比特幣(BTC),甚至也優於整體股票市場。雖然部分分析師曾預測下半年比特幣可能超越黃金,但目前來看,傳統避險資產「黃金」依然維持強勢主導,並有望迎來自 1979 年以來最亮眼的一年。
回顧歷史,黃金在 1979 年經歷伊朗革命、能源危機與高通膨的多重衝擊下價格翻倍,並於 1980 年創下每盎司 850 美元的歷史高點。之後歷經多年盤整,2008 年金融危機才開啟新一波多頭行情。評論認為,2025 年這一波漲勢有望與當時媲美。
本輪黃金強勢表現在多種因素推動下,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高通膨持續、以及美元走弱。不少專家指出,這些因素共同削弱貨幣價值,進而推升資金避險情緒。對此,美國避險基金經理人肯·葛里芬(Ken Griffin)分析:「如今黃金買盤火熱,反映的是投資人對貨幣購買力持續下滑的警覺與焦慮。」
彼得·希夫也再次引述他早在 2015 年所作的預測,當時他曾表示黃金價格將升至 5,000 美元,卻遭 CNBC 等媒體冷嘲熱諷。如今局勢轉變,他強調:「所有人大聲喊比特幣會到 100 萬美元也沒人覺得奇怪,但當我預測黃金價格上漲,卻總被視為異端。」他並進一步主張「黃金的優勢理念」再次被驗證。
希夫近期更發出警告,表示比特幣與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終將被黃金取代。他指出,儘管市場擔心黃金價格出現泡沫跡象,但迄今為止還是展現相對穩健的上漲趨勢。這也讓部分加密貨幣投資人開始感受到壓力,擔憂傳統資產的吸金效應衝擊數位資產的資金流入。
目前包括比特幣在內的主要數位資產仍在下行通道徘徊,與黃金的強勢表現形成鮮明對比。評論指出,這波黃金走勢再次凸顯加密貨幣市場易受外部環境變動影響,也讓「比特幣是否真能成為數位黃金」的問題,出現更多質疑。未來數位資產能否重新贏得投資人信任,恐將取決於全球宏觀經濟與監管政策的變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