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Grayscale(灰度)於 6 日(當地時間)宣布,正式在美國推出首檔支援以太幣(ETH)質押功能的現貨型上場商品(ETP),在以太幣價格逼近歷史新高之際,此舉迅速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 Grayscale 公告,旗下兩檔以太幣產品──「Grayscale 以太幣信託 ETF(ETHE)」與新推出的「Grayscale 以太幣迷你信託 ETF(ETH)」將提供質押機制,讓投資人不僅能追蹤現貨價格,亦能參與質押收益。這是美國市場首見的質押型加密現貨 ETP,標誌著 ETF 商品設計的一大創新。
此外,Grayscale 表示,也已為旗下 Solana(SOL) 產品「Grayscale Solana 信託(GSOL)」新增相同的質押功能,目前該商品僅於場外市場(OTC)交易,未來將尋求監管核准後掛牌至主流交易所如納斯達克(Nasdaq)。
在產品機制方面,ETHE 將以現金股利方式回饋質押收入;相較之下,新發行的 ETH 則選擇將質押收益再投入資產中,反映於淨資產價值(NAV),追求長期複利成長。Grayscale 執行長 Peter Mintzberg(彼得·明茲伯格)指出:「這項產品升級展現我們作為『市場先行者(First Mover)』的戰略精神。」
評論:Grayscale 此舉可能為 ETF 市場帶來結構變革,吸引尋求實質收益的投資者,加速以太幣採納率。
市場目前對創新型 ETF 的需求居高不下。分析指出,Grayscale 此波創新宣告可能是回應近期資金流失挑戰的一環。據報導,ETHE 自推出以來因手續費偏高,導致約 45 億美元資金流出,而新登場的 ETH 則迅速吸納了 15 億美元資金,顯示市場對質押收益型 ETP 表現出強烈興趣。
Grayscale 也強調,所有質押流程將採「被動式(passive)」作業模式,並將與專業機構合作,包括合規的第三方託管商與驗證節點服務商,以確保區塊鏈網路穩定性及安全性。同時,公司也將發布教育資源,協助投資人理解質押機制。
業內專家認為,質押報酬的加入,讓加密 ETF 從單一價格追蹤工具演變為可產生現金流的複合型資產,為產品帶來新生機。目前全網共有約 3,570 萬顆以太幣(約合 232 億美元)處於質押狀態,占總供應量的約 30%,不過約仍有 250 萬 ETH 處於提領等待中,引起部分投資者高度關注。
以太幣近期價格亦大幅波動。根據週一數據,ETH 一度觸及 3 週來新高至 4,734 美元,週二亞洲時段則回落至 4,680 美元,距歷史高點僅約 5.4% 的差距。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代表 ETH 生態「流動性重置(liquidity reset)」已告一段落。
知名交易員 Merlijn the Trader 也看好以太幣後市,他表示:「技術圖形顯示,ETH 已準備展開更大一波漲勢」,預測本輪牛市高點可能來到 10,000~14,000 美元。
評論:如果更多 ETF 提供質押功能,勢將重塑散戶與機構投資人對加密資產配置策略,進一步支撐 ETH 價格中長期走勢。
總體而言,Grayscale 此次升級 ETP 勢必加速競爭對手如黑岩(BlackRock)與富達(Fidelity)朝相似方向發展,為日後質押型 ETF 的普及鋪路,也再度強化市場對以太幣經濟模型的信心與想像空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