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在新加坡舉行的 TOKEN2049 大會中,風險投資公司 Dragonfly 合夥人羅布·海迪克(Rob Hadick)指出,實體資產的「代幣化」以及「代幣化股票(tokenized equities)」對傳統金融市場具有顯著潛力,但對於是否能為以太幣(ETH)等主流公鏈帶來直接效益,他則持保留態度。
海迪克表示,「傳統金融(TradFi)」機構明確希望朝向全年無休、全天候交易的方向發展,而這類需求正是區塊鏈技術能發揮的優勢之一。他指出,「他們想要一個365天、24小時運作的系統,這將大幅提升資本效率。」也因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考慮推進政策,容許代幣化股票可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
不過,海迪克也強調,雖然實體資產的「代幣化」趨勢可能促進資本市場基礎設施的革新,但目前的主流「公鏈」,例如以太坊(ETH),是否能由此獲利仍然存疑。他解釋,許多金融機構其實對直接建構於開放式區塊鏈基礎設施上並無太大意願,反而傾向自行開發區塊鏈方案,例如像 Robinhood、Stripe 這類公司,已在著手打造自身專屬的區塊鏈平台。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機構不願意與其他參與者,例如迷因幣(meme coins)共享區塊空間,也不希望與社群分享利潤。他們更希望能自行掌握包括隱私、人員驗證機制甚至執行環境等所有要素。」評論:這意味著相比開放式的區塊鏈,他們更偏好可控制的私有鏈或授權鏈(permissioned blockchains)。
隨著市場對資產「代幣化」所能帶來的基礎設施變革寄予厚望,加密產業當中,尤其是以以太坊為首的公鏈,是否最終能從中受益,目前仍未有定論。後續關鍵,將取決於金融機構是否願意採納開放式區塊鏈架構作為現代市場的一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