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貨幣分析師 Timothy Peterson(提摩西·彼得森)於 12 日(當地時間)的說法,比特幣(BTC)在本月內突破 14 萬美元(約新台幣 1,946 萬元)的「機率」高達 50%。他指出,這一預測來自使用過去 10 年比特幣日線數據進行的模擬分析結果。
彼得森透過社群平台 X 表示,目前比特幣以 14 萬美元以上價格收盤的「可能性」為五成,而相對地,跌至 13 萬 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890 萬元)以下的機率則為 43%。截至當日,比特幣報價為 12 萬 2,032 美元(約新台幣 1,698 萬元),相較月初創下的歷史高點 12 萬 6,200 美元略為回落。若要在月底以前觸及預測的 14 萬美元水準,尚需上漲約 14.7%。
彼得森表示,其模擬模型並非建立在投資人情緒或主觀預測上,而是採用「客觀數據與重複出現的市場節奏」,並回溯至 2015 年的歷史價格表現。「比特幣在 10 月的漲幅,有一半可能已經展現出來。」他補充。
根據統計數據,今年 10 月比特幣的起始價格為 11 萬 6,500 美元(約新台幣 1,619 萬元),若達到彼得森預測的 14 萬美元水準,代表全月漲幅將達 20.17%。這一數據與比特幣自 2013 年以來的 10 月平均漲幅 20.75%幾乎相符。根據統計平台 CoinGlass 的資料,10 月是歷年來比特幣「表現第二佳」的月份。
評論:彼得森的預測雖非傳統樂觀派說法,但強調資料驅動分析的重要性,並透過數百次模擬提升預測精度。此舉不僅為市場提供「結構性洞察」,也在動盪加密市場中釋出中立且具有參考價值的訊號。
值得關注的是,在當前投資者對「市場情緒」保持高度警戒之際,彼得森的分析模式提供了不同於主觀判斷的視角,進一步凸顯「數據為本」的決策價值。作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資產,比特幣的未來走勢仍將是市場觀察重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