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以太幣(ETH)大戶槓桿買盤引關注:資金流入放緩 恐增短期波動風險

以太幣(ETH)大戶槓桿買盤引關注:資金流入放緩 恐增短期波動風險 / Tokenpost

根據韓媒報導,近期以太幣(ETH)大戶投資人的行為引發討論,有專家指出這些「鯨魚」投資人已難再視為典型大戶。雖然個別地址持續進行大規模買入,但整體網路呈現資金流入放緩、活躍地址增長停滯等負面訊號。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以太坊的「生態穩定性」與「價格走勢」,備受矚目。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自 8 月 11 日起開始集中買入的地址「0x4ED0」。該地址在短短 40 分鐘內再度買進 5,553 顆以太幣,市值約 340 億韓元(折合約 2,520 萬美元),目前總持有量已達 18,447 顆 ETH,折合市值達 1,139 億韓元(約 8,430 萬美元)。此外,該地址還購入了 1,357 顆 WBTC(包裝比特幣),價值約 2,224 億韓元(約 1.64 億美元),顯示其採取高度「槓桿操作」策略,並藉由抵押資產於 Aave 借出 1 億 1,402 萬美元的 USDT 持續加碼。

評論:雖然單一地址的大額進場可被視為對市場後市看多的訊號,但若缺乏整體網絡用戶的同步活躍支撐,其實難以維持長期漲勢。

根據鏈上數據,持有 1 萬 ETH 以上資產的地址數並無明顯變化,整體大戶活動也呈現下降趨勢,暗示其他大戶可能正逐步減少持倉或轉向分散持幣。這樣的行為可能牽涉到「風險管理」或是對市場未來波動的擔憂。

投資機構「資本研究」的分析師 Matthew Jang(馬修·張)表示:「少數地址的短期買入會吸引注意,但以太坊的真正成長仰賴廣泛用戶的持續參與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活躍度。」他補充,「近期資金流入明顯減緩,應引起市場關注。」

在技術層面上,以太幣目前仍處於 4,050 美元(約新台幣 12.9 萬元)的 50 日均線之上,維持上升動能。然而,3,330 美元(約新台幣 10.6 萬元)被視為主要支撐區,若上述大戶發生「獲利回吐」或「槓桿清算」,恐將帶來劇烈價格修正。

評論:隨著高槓桿型態快速擴張,若資金沒有隨之進入支撐這些倉位,市場將承受更強的波動壓力,投資者宜提高警覺風險管理。

綜觀目前形勢,以太坊市場正處於「特定大戶積極建倉」與「整體資金流入減緩」之間的落差。此種不平衡的市場環境,使得短期內的高槓桿部位可能成為波動的主因。

若要實現以太幣的中長線上漲,不僅需仰賴大型資金的穩定介入,更需整體生態系統的持續成長,包括 DeFi 應用普及、質押(Staking)參與率提升、NFT 與去中心化應用(dApp)使用需求的跟進,才能真正為市場帶來穩健支撐與長期價值。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