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WIFT 稱瑞波幣(XRP)欠缺治理架構 難取代全球金融基礎設施

SWIFT 稱瑞波幣(XRP)欠缺治理架構 難取代全球金融基礎設施 / Tokenpost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創新長 Tom Zschach 對瑞波幣(XRP)及其底層生態系統提出尖銳批評。他透過個人社群媒體指出,「從訴訟中倖存,並不等於真正具備『韌性』」,並直指瑞波欠缺「可控且中立的治理架構」,無法被視為具體系性恢復力的代表。

儘管瑞波近來在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司法糾紛中取得部分進展,Zschach 認為瑞波的技術體系並未展現足夠的制度韌性,難以作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可行替代方案。根據他的說法,監管機構與機構投資方更傾向於採用由多方共治、標準明確的架構平台,而不願受限於特定業者的基礎設施。他強調:「機構投資人不希望被競爭對手的技術架構綁住,唯有具備共享治理的中立型平台才值得信任。」

SWIFT 現行架構由全球超過 10,000 家金融機構共同持有與營運,標榜標準規則由多方共識制定,相較之下,Zschach 對瑞波所聲稱的「去中心化 XRP 分帳本」是否真正符合中立性提出疑問。

此外,Zschach 也擴大了對「合規性」的定義。他指出,遵守法規不僅限於與監管單位配合,更包括整個產業建立一致性準則與可付諸實施的集體能力。他將部分公鏈形容為「像沒有駕駛艙的噴射機」,雖速度極快,卻缺乏隱私保障、執行力與有效規範因應能力,難以支撐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評論:此類比顯示他對無治理結構公鏈的高度不信任。

更進一步地,Zschach 表示,傳統金融機構正在逐步汲取公有區塊鏈的優點,將其用於現有架構中,並融合合乎自身監管條件與穩健性標準的再設計模式。他指出,金融市場導入區塊鏈技術的趨勢不可逆,但方式將更符合現行制度與政策規範。

瑞波近年來積極推動其作為全球金融網絡的新基礎架構,試圖挑戰 SWIFT 的主導地位。然而,從 SWIFT 內部高層傳出的此番言論,反映出全球主流金融體系對瑞波仍保持審慎態度。即使 XRP 技術運作穩定、在法律訴訟上也展現一定抗壓性,但若未能建立共識性強而且有效的治理機制,其市場信任度仍面臨重大挑戰。結語評論:對瑞波而言,如何取得全球金融界對其「治理體系」的認可,已成為未來發展不可回避的核心課題。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