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ETH)近期因質押解除風潮而引發市場拋售疑慮,不過實際情況卻呈現相反走勢──質押需求反而急劇升高,顯示市場信心穩固。
根據 ValidatorQueue 的資料,截至 8 月 31 日,新進以太幣質押等待數量已超過 78.7 萬顆,以目前價格計算約為 34 億美元(約新台幣 4,726 億元),創下 2023 年以來新高。這項數據在以太幣價格兩個月內幾乎翻倍之際備受關注,不少分析指出這代表投資人對以太幣生態系「長期信心」正不斷增強。
另一方面,雖然以太幣驗證者的退出候補數量已突破 100 萬顆,理論上可能造成「拋售壓力」上升,但當前市場質押意願依舊強勁,使整體供需維持「穩定態勢」。
去中心化金融(DeFi)分析師 Ignas 指出,目前 ETH 的賣壓主要由散戶投資人主導,反之「加密大戶與機構」正加速吸收籌碼。他強調,以太幣相關的 ETF 流入資金規模已達數十億美元,顯示機構資金持續從比特幣(BTC)轉往以太幣,反映市場信仰開始偏向後者。這被視為資金從「弱手」流向「強手」,儘管當下價格波動尚未顯現此效應,卻可能為未來漲勢奠定基礎。
目前總質押中的以太幣約為 3,570 萬顆,市值超過 1,5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 兆 8,230 億元),佔全流通總量的近 30%。這一比例被視為維護以太坊網路「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指標。許多專家強調,質押與解質押的循環屬正常現象,「不應簡化解讀為拋售訊號」。
加密市場分析師 Will Woo 表示,目前市場資金正在不同資產間「循環轉移」。資產管理機構 VanEck 執行長 Jan van Eck 近期更稱以太幣為「華爾街通證」,主張若金融機構希望高效率處理穩定幣轉帳,就必須依賴以太坊的基礎架構。
此外,Consensys 創辦人 Joseph Lubin 也喊出強烈看多言論,認為以太幣未來可能暴漲超過 100 倍。他進一步指出,以太幣有潛力在貨幣基礎(Monetary Base)層級「超車比特幣」。
不過,截至目前,以太幣現貨價格仍處小幅回調階段,目前報 4,380 美元(約新台幣 608 萬元),較一週前高點 4,950 美元調整約 12%。儘管如此,有交易員指出以太幣近期價格走勢與「全球流動性拓張」態勢高度吻合,市場多頭氛圍仍未逆轉。
評論:整體而言,儘管部分短期拋壓仍在,但以太坊的質押動能與機構資金的流向顯示,「長期價值認同」正在逐漸取代市場恐慌。若當前被視為「資金布局期」,未來重返 6,000 美元(約新台幣 834 萬元)之上關卡的機會也並非無稽之談。而 ETH 的質押與解質押節奏,更清楚傳遞出一項訊號──這是一場屬於長期投資者的遊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