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Anoma 創辦人:AI 正侵蝕 Web3 靈魂,提出「意圖導向」解方守護數據主權

Anoma 創辦人:AI 正侵蝕 Web3 靈魂,提出「意圖導向」解方守護數據主權 / Tokenpost

Web3 核心精神面臨挑戰,Anoma 創辦人提倡「意圖導向」架構改革 AI 代理人

Web3 強調的核心價值,如「分散化」、「主權性」、「可驗證性」與「復原彈性」,正受到人工智慧(AI)代理人迅速發展的潛在威脅。根據 Anoma 共同創辦人艾德里安·布林克(Adrian Brink)近日表示,儘管 AI 代理人的引入是不可逆的趨勢,但若其背後不建立在主權導向的基礎設施上,將可能「侵蝕 Web3 的靈魂」。

目前的 AI 代理人大多透過大型語言模型(LLM)運作,例如由 OpenAI 或 IBM 提供的商業化工具,但這些模型通常具備「黑箱性」並存在產生虛假資訊(hallucination)的風險。因此,它們在處理金融敏感資料時,可能無法滿足 Web3 對於透明和可驗證的高標準。

尤其在「個資保護」與「資料主權」方面,這些以中心化架構為主的 AI 系統未能賦予使用者足夠的控制權。布林克指出,如果現狀不改,Web2 的中心化權力結構將被無縫遷移至 Web3 世界,「這不只是技術選擇,更關乎權力分配」。

對此,他提出名為「意圖(Intents)」的系統作為解方。所謂「意圖」指的是使用者清楚表述所期望的交易結果,AI 代理人則依此尋找最佳解方。這種架構透過分散式的解算節點(Solving Nodes)進行協作,既能保障使用者主權與個人隱私,也簡化區塊鏈操作流程。

這樣的「意圖驅動」基礎設施還有助於降低中心化風險。若 AI 代理人根據不同使用者意圖彼此競爭執行任務,而非依賴單一模型,就可構建一個多元競爭的去中心化 AI 生態系,從根本抑制市場壟斷。

此外,布林克也強調「意圖」在 AI 技術擴展性中扮演關鍵角色。現今多數代理人彼此孤立難以溝通,而共享的「意圖語言」可以促進代理人間的協作,處理複雜多步驟任務,甚至執行跨鏈交易,進一步讓 Web3 應用朝向 Web2 等級的使用體驗邁進。

他總結道:「結合 AI 代理人與意圖導向基礎設施,將重新定義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未來。」並強調這不只是一種使用者體驗(UX)上的提升,更是確保 AI 真正服務於使用者利益的核心機制。若業界希望守護 Web3 的初衷,布林克認為,全面採用這種架構已刻不容緩。

評論:在 AI 快速演化的當下,「意圖導向」被視為一種技術與價值兼顧的創新模式,可望在確保個人數據主權的同時引導 AI 融入 Web3 生態,或將成為未來 AI 發展的重要藍圖。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