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牛市上漲受阻 OG鯨魚獲利了結成隱形壓力

比特幣(BTC)牛市上漲受阻 OG鯨魚獲利了結成隱形壓力 / Tokenpost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師 Willy Woo 的觀察,在當前加密貨幣牛市中,比特幣(BTC) 的漲勢相較過往週期異常緩慢,其背後主因與「OG 鯨魚」——即早期比特幣投資者——的大規模收益實現動作密切相關。Willy Woo 指出,這些持有者正透過逐步出售大量低成本 BTC,對市場的「吸收能力」造成壓力,進而形成價格上漲的重要阻力。

根據 Willy Woo 的分析,截至至少 2011 年就已入場的 OG 鯨魚錢包中,仍儲存著數量可觀的比特幣。這些老地址在當年 BTC 價格僅每枚 10 美元(約新台幣 1,390 元)以下時大量買進,眼下持倉收益率高達 10,000 倍。問題在於,若這些早期資金選擇套現,大批 BTC 湧入市場,將需要超過每枚 11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29 萬元)的新增買盤,才能在不引發價格崩跌的情況下成功消化。

Woo 表示:「這些 OG 投資人的拋壓節奏、拋售數量與極低的成本基礎,成為當前比特幣上行的主要障礙之一。目前整個市場正經歷吸收這波拋壓的成長陣痛。」

近期一項具代表性的案例顯示 OG 鯨魚積極進行資產轉換,引發廣泛關注。根據鏈上追蹤平台 Lookonchain 於 24 日指出,一個自 2016 年起未曾動作的老地址,最近移動其持有的 100,784 枚 BTC,當年價值約 6.42 億美元(約新台幣 891.9 億元),如今市值已飆升至 114 億美元(約新台幣 1 兆 5,846 億元)。

這名 OG 鯨魚在過去五日內將其中 22,769 枚 BTC(約新台幣 2 兆 8,660 億元)轉入 Hyperliquid 交易所完成現金化後,隨即買進 472,920 枚以太幣(ETH),總價約新台幣 3 兆 877 億元。同時,還建立了規模達 135,265 枚 ETH(約新台幣 8,034 億元)的槓桿多單。從資金動向可看出其明顯的操作策略:先行實現比特幣漲幅帶來的利潤,隨後將倉位轉至看漲以太幣。

這種 OG 鯨魚的策略性拋售疊加資金撤出,使比特幣價格近來持續處於劇烈震盪之中,尤其週末波動幅度更大。根據 CryptoQuant 分析,週末期間市場流動性普遍下降,現貨與衍生品交易量同步減少,導致市場更易受到價格操控,成為部分鯨魚觸發「止損連鎖賣壓」的機會。

此外,從供應輸出利潤比(SOPR)來看,可觀察到短期持有者開始增加獲利了結的趨勢,顯示一旦價格略有上揚,便有炒短者選擇即時脫手,削弱漲勢動能。

評論:這一波牛市中,比特幣的溫和上漲背後,並非單純來自投資熱度不足,而與市場結構及 OG 鯨魚的資金轉換活動息息相關。市場若能逐步吸收這些低成本籌碼,才有望迎來新一輪穩健的漲勢。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