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暴跌觸發 CME 缺口效應 鯨魚拋售逾 2.7 億美元引市場關注反彈

比特幣(BTC)暴跌觸發 CME 缺口效應 鯨魚拋售逾 2.7 億美元引市場關注反彈 / Tokenpost

比特幣(BTC)於週末出現劇烈下跌,導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比特幣期貨市場留下近數週以來最大的「價格缺口」,引發市場對其是否會出現反彈的高度關注。此次重挫同時伴隨一位大型加密貨幣鯨魚的大量拋售,造成短期強勁的「賣壓」衝擊市場。

根據 CME 期貨數據顯示,目前比特幣價格在 11.38 萬美元至 11.67 萬美元之間留下明顯的「缺口」。此「缺口」是由於週末比特幣價格近乎暴跌約 4,000 美元所產生,目前現貨價格已低於缺口下緣,報約 11.14 萬美元。由於 CME 期貨的價格缺口過去常有迅速「回補」的傾向,市場揣測比特幣未來有機會回升至此區間。

加密貨幣交易者 Daan Crypto Trades 指出,「當價格缺口距離現價不遠時,市場往往會試圖自然回補該區間」,暗示短期內可能出現反彈。不過他也提醒,若價格持續偏離缺口,則其影響力將迅速減弱。

另一方面,部分分析師將本次下跌歸因於「九月市場季節性波動」。加密分析師 Merlijn 指出,「比特幣歷來每逢九月皆出現下跌走勢」,並認為眼下正處於「假上漲—疲乏—十月反彈」的典型行情週期中。這也意味著短期可能繼續出現「下行趨勢與高波動性」。

本次價格暴跌還伴隨大量比特幣集中拋售的動作。根據分析師 ZYN 的調查,一名鯨魚投資人於多個交易所同時拋售高達 24,000 枚比特幣,相當於約 27 億美元(約 3 兆 7,500 億韓元),導致幾分鐘內價格暴跌 4,000 美元並觸發大量「槓桿清算」。目前這個鯨魚錢包中仍持有逾 15.2 萬枚比特幣。

ZYN 強調,此波拋售並非單純的「投降式賣壓」,而更可能是「蓄意引發市場清算」的策略操作。他表示:「這顯示市場並無結構性下跌因素,反之,鯨魚仍掌握市場主導權,是操控能力的證明。」

技術面來看,目前 11.19 萬美元為主要「支撐位」,若跌破則可能下探至 10.3 萬美元。不過若出現反彈,短期「壓力位」分布於 11.48 萬、11.68 萬與 11.95 萬美元之間。

技術分析師 Michaël van de Poppe(米卡爾·范·德·波佩)則評論:「此次回調與過去的流動性掃除事件相似,有可能創造新的『買入機會』。」他認為,在目前高成交量下,市場正在經歷一次資金與槓桿的重整階段,後續不排除短期反彈或趨勢重新反轉的可能。

評論:本次比特幣劇烈變動凸顯「 CME 缺口效應」及大型投資者操縱市場的風險,投資者應提高警覺,關注價格是否能快速回補缺口。若無結構利空,加上下週美國經濟數據與聯準會動態,也可能成為價格反彈的重要觸媒。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