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Potato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迷因幣時幣(Shiba Inu,簡稱 SHIB)在本週出現顯著的「代幣銷毀」活動,其單週銷毀量高達約 1 億 5,872 萬枚 SHIB,較前一週大幅成長 1,047%。這項舉措被視為該生態系為平衡「供需機制」所採取的策略之一,也顯示 SHIB 團隊嘗試透過供給緊縮來提高代幣的價值穩定性。
根據區塊鏈追蹤數據指出,本次的銷毀潮主要由數筆單一大量轉帳推動。光是在一天前,便出現一筆將 8,579 萬枚 SHIB 送往指定銷毀地址的交易,而再前一天亦分別處理了三筆規模為 2,706 萬、1,000 萬與另一筆 1,000 萬枚的銷毀紀錄。單日銷毀量與前一天相比成長約 8%,來到將近 2,933 萬枚。
儘管這波銷毀浪潮在鏈上活動頗為活躍,但市場表現卻未如投資者所期待。時幣的價格僅出現短暫反彈,之後仍呈現下降趨勢,目前在 0.00001260 美元左右波動,距離上週高點 0.00001420 美元下跌了逾 11.26%。這顯示即使供應面改善,市場信心與整體加密貨幣趨勢仍主導價格走向。
時幣目前的總供應量仍高達 589 兆枚,因此光是短期的集中銷毀行動尚難對其價格產生實質影響。評論:倘若想讓 SHIB 的市值進一步抬升,需更長時間且持續性的銷毀策略加上整體市場回暖的配合。
專家觀點方面,多位加密貨幣分析師指出,目前的銷毀數據雖然亮眼,但仍難以確定這是否為 SHIB 代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社群內部對此亦出現分歧,有人認為這是長期利多的起點,也有人認為其實為短期操作帶來的「煙火效應」。不過,整體網絡活動仍在穩定上升,代表開發與社群參與並未停滯。
評論:SHIB 若想要擺脫迷因幣定位,升格為真正具備經濟效用與價值的資產,其代幣經濟設計與實際應用場景仍待進一步強化。
留言 0